【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台大環衛所和中原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極端氣候會增加國內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死亡風險,且出現台北人怕熱、高雄人怕冷的南北差異。在平均溫度高於攝氏三十度的日子,氣溫每上升一度,台北老年人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機率就會增加百分之五;高雄老年人只要平均氣溫低於攝氏十八度,每降一度,死亡率提高約百分之一。
台大公衛所博士候選人林于凱、中原大學工學院生物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王玉純等人共同進行的「極端氣溫對台灣都會區六十五歲以上族群心肺疾病死亡之風險趨勢分析」,研究主要針對台北、台中、高雄等三大都會區,熱浪(日均溫超過三十度)或寒流(日均溫低於十八度)對老年人的健康影響。
研究團隊在交叉比對、分析衛生署死亡登記檔案及中央氣象局氣象監測站資料後發現,過去十五年來,高溫對於老年人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以台北地區最明顯,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度,老年人全死因、心血管死因及呼吸道死因增百分之五的風險。
台北地區老年人的溫度臨界點為三十度,王玉純指出,研究發現,歷史紀錄上只要每日平均溫度一旦高於三十度,台北老年人的死亡率在五天內就會明顯增加,彼此關連性高,甚至每日平均溫度達到三十三度時,死亡率更會比平常多出百分之十五。
不同於台北的熱浪效應,高雄地區老年人的健康危害主要來自寒流,研究顯示,只要每日平均溫度低於十八度,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隨著氣溫變化,每下降一度,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一點零七,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一點零九。
林于凱則建議,住在台北地區的老年人應慎防高溫危害,在平均溫度超過三十度的大熱天裡,最好減少出門曝曬機會,多補充水分,並利用冷氣或電扇適時降溫,協助身體適應過高的環境溫度,不過冷氣溫度最好設定在二十八度即可;高雄地區老年人則應在寒流來襲時,多注重頭頸部保暖,避免心血管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