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行過八月八

阮愛惠 |2011.08.20
1412觀看次
字級

八八風災是台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痛。災區重建之路雖然漫長,但絕不是不可能的任務。對於長期投入在重建工程的人,他們的努力和困難,一同生活在這裡的你我,不能不關心。

客家電視台從風災之後就動員了許多人力到災區紀錄災後重建工作,長期駐留當地,結合地方上的文字影像工作者,一起收集令人感動的故事與畫面,呈現鄉親面對漫漫重建之路的堅毅精神。

去年在風災屆滿周年時,客台先推出了六支作品,今年延續同一主題,再次推出《行過八月八》系列四支紀錄片,除持續追蹤嘉義太和村、南投神木村與隆華國小的復甦情形外,並新增高雄六龜溫泉區的重建故事,希冀透過長期的影像紀錄,以在地觀點發掘災區重建問題,看看鄉親如何勇敢地面對風災過後的另一重考驗。

這些紀錄片除了陸續在客台播映之外,另也將排出檔期在各社區大學映演。

相關訊息可上客家電視台網站查詢

《山泉不老》

災難的來臨提早了接班的旅程;無論如何,要保留父親辛勤耕耘過的一切。

高雄市六龜鄉新開村原本是南部名聞遐邇的溫泉區,每到假日遊客絡繹不絕。不過這種熙來攘往的景況,被二○○九年八月八日一場連續幾天下不停的豪雨,毀壞了一切。山崩了,河堤潰了,新開村對外聯絡的橋梁也斷了,這也意味著賴以維生的觀光業宣告停止;眼看村落一片死寂,要如何重新開始,村民也難以計議。

隨著救災人員與重建單位進駐,新開村民也逐漸收拾悲傷的情緒振奮而起。《山泉不老》紀錄片鎖定新開村一個經營溫泉民宿的家庭,男主人因八八風災罹難,家中頓失支柱,原本在澳洲留學的兒子放棄學業,返鄉扛起修建民宿與照顧家庭的重任;重建的工作十分艱辛,從尋找水源、築管線,一直到開啟大門營業,身為家庭的一分子,他們從不喊苦,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留下父親曾經耕耘的一切。

《雲過茶又青》

風雨過後品味甘苦人生;再苦再窮,都不能忽視孩子的教育。

《雲過茶又青》記錄災後第二年的嘉義縣太和社區,在這裡已經看不到緊張的一群人為重建而奔走,表面上,社區居民似乎已經回到日常生活的軌道,太和的茶香仍然依循著原有的時令四處飄溢。現階段重建的關注重點轉移到太和國小,因為這是攸關孩子們學習與安全的重要課題,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學校能否在太和村的樟樹湖重建,依舊是個未知數。

紀錄片的主角美雲與秀珍,紛紛回歸日常生活的同時,隱約吐露出她們對於生活的省思與寬容。秀珍與先生決定要在茶園裡種更多的樹;美雲繼續著她對於自家茶園經營的夢想,她利用風災後茶園野放的機會而改採有機的耕種方式,同時,也積極準備茶藝方面的證照考試以面對未來的機會,不過,「想家」的思緒也是越來越強烈。

風災後的第七百二十個日子看似平淡,從中卻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們面對生命困境時的韌性與勇氣。

《神木.來.去》

放棄原鄉,在新的土地上播下新的希望。

在風災後第二年,工作小組記錄著從南投神木村遷徙到奧萬大的徐文良家族。因為遷來之後第一年的收成算豐收,所以在去年年底就有兩戶神木村的鄰居,也決定搬到奧萬大耕作,奧萬大儼然成為小神木了!

神木村經過莫拉克風災的摧殘,有一半以上的住家被畫進危險區域,延宕已久的永久屋,也終於在南投市郊動工,徐文良的父親和弟弟,在農曆年期間就去看過將來的永久屋,心情上也安定了一些。

沒有遇到巨大風雨的神木村,看起來就如一般的農村一樣的祥和;而暴風雨肆虐之後的神木村,如今成為政府在作應變及重建工作時的一個借鏡。

《隆華國小漂流記》

重建校舍,刻不容緩,為何兩年以來腳步如此遲滯……

南投神木村隆華國小在歷經三次倒塌之後,面臨重建上的問題,公部門因為需要更謹慎的考量,卻呈顯出裹足不前的情況;「安全的校地」變成一個皮球被踢來踢去,工作小組在經過一年的拍攝記錄後,對這種情勢也感到十分無能為力。

在二○一○年六月經過教育部的關切之後,隆華國小建校似乎出現了一線曙光,教育部願意編列經費探勘一塊安全的校地來建校。

而在風災後的第二年,在持續記錄隆華國小建校過程時,影片中納入了隆華國小家長及老師的想法,從更多面向來觀看一所小學在偏遠地區的重要性。

隆華國小的蘇主任說:「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還是經濟困窘的年代,但當時為了普及教育,公部門還是大力在偏遠地區設校,為何現在民國一百年,台灣的經濟力十分強大了,許多人卻忘記當年普及教育的初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