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容我再叫一次你的俗名--阿智。恭喜你選擇在佛光山開山四十年,也是你的三十而立之年,跟隨星雲大師剃度出家。
這個抉擇,在老媽的心中並非偶然。猶記去年水陸法會,趁著「焰口法會」圓滿後的一點點空閒時間,我走到男眾學部找你,同學說你支援常住在忙,我走著走著回到雲居樓,卻在廣場上,看到你和同學跳上跳下,忙著從貨車上卸下贊普的供品,分送雲居樓和朝山會館。
你與我打聲招呼後,再也沒有跟我講半句話,駕著卡車又去忙了,這一切我冷眼旁觀,但心卻是滾燙的;因為我知道我的兒子,再也不是只屬於我,他應該是屬於大眾的。
當年均頭國中成立時,你告訴我想辭去國中的教職,想到均頭任教。理由是看不慣有些同事懶惰、不務正業,對學生沒有熱誠。我沒有答應,因為你根本不懂大師的「一半一半」哲學;這世間好人「一半」壞人「一半」,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大師說得好,「一半一半」的世界看似不圓滿,其實正是人間最美好的獻禮,我們應抱持歡喜的心情來看待。
你只執著自己的認真敬業,卻不能包容怠忽職守的那「一半」同仁。所以,換到任何環境你都會看不慣,問題依然還是存在。
今天,你排除萬難到佛光山求學,經過叢林學院一年的薰陶洗禮,在親子書信往返間,我看到了你的進步與成長。知道你已領悟大師「一半一半」哲學的箇中三昧,懂得互相尊重、凡事包容,在彼此調和、平衡中去發現「一半一半」的世界真美好!
你寄來的弘法佈教比賽第一名的獎狀我收到了,看到這張獎狀我不禁啞然失笑。因為說話表達是你最弱的一環,從小你在姐姐、妹妹的伶牙利嘴下,常常說話總是吱吱唔唔的語焉不詳。我佩服學院老師的栽培和慧眼,他們發掘了你內在深藏的寶藏。我想這印證了一句話「人只要擺對地方,就能發揮不可思議的潛能」。
剃度典禮那天,當我看到你落髮後的「莊嚴法相」,我不禁激動得淚流滿面。孩子!從今以後,將是你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你當遵守出家誓言--依止常住發心作務;依止戒律,隨眾修行--為大眾奉獻一生,不忘初心。
我是平凡的母親,為了你的出家,不知流了多少掙扎與難捨的眼淚,但如今都成了歡喜與感動之淚。每天我會誦持一次大師所作「為出家兒女祈願文」為你祝福。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的孩子投皈在您的座下了,
祈求您以大雄大力的威德庇佑他,
讓他能受持您的戒法,
永遠作個發菩提心的僧侶;
讓他能努力修學慧解,
永遠作個慈悲莊嚴的行者。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請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請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