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過後,台北市出現了三十七度以上的高溫,新聞報導中,也有好幾則農民不堪高溫而中暑昏眩的消息,炎炎夏日,除了避免在烈日下從事長時間的活動以防中暑外,還可多食用消暑的食物。今天,曉蒨姊姊要介紹一種可以降火氣及恢復體力的季節蔬菜:蘆筍。以中醫的觀點來說,蘆筍味甘性寒,相當適合做為夏季料理。

台灣的蘆筍產地位於雲林以南,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蘆筍的品種,蘆筍可分為綠色蘆筍及白色蘆筍兩種,這是因為採收時間不同而有白綠之分。白色蘆筍是還沒接受陽光照射的地下嫩莖,在未出土前就採收的筍尖;如果繼續生長,當長出地面時,即變成綠蘆筍。白色蘆筍比較少見,因而價格較高,但綠蘆筍的營養價值卻比白蘆筍豐富許多。
蘆筍的營養成分有醣類、少許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葉酸、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鉀及磷等。選購蘆筍的時候,應挑選外表有色澤,筍尖及嫩莖無枯萎且沒有裂痕,觸摸質地光滑者為佳。
用蘆筍入菜的時候,該如何食用才能獲取較高的營養價值呢?一般而言,蘆筍的料理方式很多,最常見為汆燙後淋上沙拉醬食用。沙拉醬的油脂可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因此,日本料理店的蘆筍沙拉手卷就是相當營養的組合,也有相當清爽的口感。
蘆筍配豆包也是不錯的料理,可以補充蛋白質及鈣質,還有B群,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發育有相當的幫助。不過,由於蘆筍屬於高普林食物,所以患有痛風或尿酸高的民眾必須酌量食用,以免對身體造成過度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