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中秋將至,農委會為提高糧食自給率,改變國人
飲食習慣,所研發的米穀粉,在業界的應用已開花結果;十數家業者昨天發表用米穀粉製成的「米」月餅,期望藉此促進米食消費量,也提供消費者健康新選擇。
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表示,近年極端氣候盛行,常導致複合性災害,糧食自給率問題受到重視。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一方面須鼓勵生產,一方面需提振米食食用量,休、廢耕的農地才得以復耕。至於坊間所傳吃米食易胖,王政騰則高喊米食無罪!重點應在於飲食均衡,且吃在地稻米也能響應節能減碳。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所長盧訓則指出,米穀粉胺基酸組成比例及消化吸收率優於其他穀類,且吸油率低,製作餐點時反而可減少油脂使用(見右下圖)。
推出米製餐點已有一、兩個月的一之軒食品表示,米穀粉所製餐點較為香、軟,主要訴求為健康、在地食材,消費者反應佳、接受度高。該公司所推出的鳳梨酥使用「桃園三號」芋香米,內餡則採用八卦山的土鳳梨,除了帶有淡淡的米香,土鳳梨的酸甜滋味更是迷人。
更有業者發揮巧思,推出米製的金鑽金莎鳳梨酥,採用桃園八德的米與關廟鳳梨製成,並包裝成花束,十分適宜送禮。業者也貼心地附上包裝球,吃完後還能恢復花束原貌,當裝飾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