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朋友也會得口腔癌!台北慈濟醫院昨天發表一名七歲小男童罹患口腔癌的極罕見病例,根據醫學文獻記載,他是全球第二年幼、亞洲年紀最小的口腔癌患者。患者廖小弟今年初拔除乳牙後,傷口化膿遲遲無法癒合,經醫院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口腔癌,最後手術治療成功。
台北慈濟醫院昨天舉辦記者會,慶祝廖小弟健康出院。慈濟醫院口腔顎顏面中心主任夏毅然表示,查遍文獻,過去四十年間,與廖小弟年齡相仿的口腔癌患者非常少,全世界十二歲以下的口腔癌患者僅六人,其中,年紀最小為六歲,但文獻並沒寫出後續患者的治療狀況,讓醫師治療起來非常棘手。
夏毅然說,廖小弟口腔癌發生位置在下顎牙齦、接近下顎淋巴結處,與過去文獻中記載的小朋友患部位置不同,經診斷後,院方最後決定施以手術切除廖小弟齒槽骨,而齒槽骨支撐的下顎骨也僅剩下一點五公分,未來可能造成左右臉頰發育不對稱,影響外觀,也可能影響說話咀嚼功能;廖小弟需要長期矯正復健,同時不能做太過劇烈的運動,以免把剩餘薄弱的下顎骨也打斷。他推測,可能是廖小弟基因突變,拔除乳牙後,抵抗力下降,誘發體內癌細胞增生,傷口無法癒合,因而產生口腔癌。
醫師提醒,一般的口腔內破損,最多十天就會痊癒,若口腔內有傷口長達二至三周遲遲無法癒合,罹患口腔癌機會大增,應趕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