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台灣電影契機 侯孝賢、李烈受肯定

郭士榛 |2011.08.04
117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第六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昨揭曉,電影人侯孝賢與李烈分別獲得「文藝獎」、「創意獎」,「公益獎」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人道獎」基督教芥菜種會、「環保獎」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十月十七日「台灣文化日」將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得獎者可獲頒獎座、得獎證書及獎金一百萬元。

侯孝賢是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一九八三年投資拍攝《小畢的故事》,寫實創新的電影風格,兼顧藝術價值與票房收益,被視為「台灣新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他藉著台灣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與《好男好女》,確立台灣電影大師的地位,他在藝術上的成就與堅持,已為台灣電影樹立標竿與典範,許多國際媒體把侯孝賢與台灣電影畫上等號,堪稱台灣電影之光。

文化總會表示,台灣電影市場不振,但現實主義的美學與人文精神,仍成為台灣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要歸功於侯孝賢」,尤其是台灣電影經歷以他為代表的台灣新電影洗禮與啟蒙之後,使得三、四○年代中國電影中現實主義的傳統,及人文與社會意識得以延續。

李烈早期是優秀演員,曾參與多部知名戲劇及電影演出,她在《艋舺》的製作過程中,成功將電影的元素「模組化」,「以改革、創新的方式,創造商業電影新的營運模式,是李烈獲獎的主因。」文化總會認為,李烈近幾年改變台灣本土電影營運模式,不依靠政府的輔導金,讓台灣本土電影有新的未來,對台灣本土電影製片流程的革新,以大眾電影打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前景。

中華文化總會表示,陽光基金會以促進社會整體健康為出發,協助顏面損傷朋友回歸社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則是為弱勢族群提供服務,對台灣族群融合及社會穩定貢獻良多;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積極推廣生態保育工作,也在海外成立分會,參與國際保育計畫,出席國際會議,為台灣的保育工作在國際發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