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為減緩雲林彰化地區地層下陷問題,行政院跨部會會議通過封井計畫,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昨天表示雲林和彰化地區是水資源不平衡區域,高耗水產業不該再進入,建議國科會不要再往這個區域塞科學園區;下一步就是處理嘉義和屏東的問題。
國民黨團昨天邀請李鴻源說明雲、彰地區的地層下陷問題,李鴻源說,農委會、經濟部等部會,會就水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而當地十八萬口淺水井跟地盤下陷關係沒那麼密切,因此先不處理,至少四到五年內對當地農民不會有影響,等深水井問題都解決,再來處理農民用水的淺水井。
李鴻源指出,一百公尺以下的深水井,由自來水公司、農田水利會等不同單位管理,由每個部會訂出合理封井期限;以水利會為例,要由農委會提出節水型社會配套,改善灌溉渠道漏水現象,夜間農業用水回收再利用等;雲彰地區大致穩定後,下一步就是處理嘉義和屏東的問題,雖然問題不太一樣,但處理邏輯都一樣。
李鴻源並指出,雲彰地區是水資源不平衡的地方,未來耗水量高的產業不該再進入,他也向國科會建議,科學園區不要拚命往這個區域塞。李鴻源說,目前中科虎尾園區的廠商回收水比例都高達九成,後續進駐廠商也會用一樣的標準要求。後續比較麻煩的是工廠稽查,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有些法令也需要立法院配合修法。
交通部高鐵工程局總工程司郭芳源說,高鐵局會持續監測地層下陷的狀況,隨時把報告和監測報告送交行政院,檢討和分析成效。
民進黨立院黨團則表示,贊成行政院提出防止雲林、彰化地區地層下陷行動方案,但封井的前提絕對不能影響農業用水,配套措施一定要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