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當中的UVB以及UVA兩種紫外線,都會傷害人類皮膚,防曬產品達到的防禦效果,有兩種標示:抗UVB一般以防曬係數(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數值來表示;至於對紫外線UVA的防禦效果,目前以★(Boots Star Rating)或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號最常見。因此,當防曬產品的SPF的數值越高、★號或+號愈多,代表防禦紫外線的效果愈好。
其中SPF是全球公認對紫外線UVB的防護標準,也是民眾選購市售防曬產品最常參考的指標,後面標示的數值如SPF15、SPF30、SPF50,是指曬傷時間往後延長的倍數,比如SPF15-30防曬產品,能夠保護皮膚二至四小時。
防曬係數愈高愈好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研究指出SPF15可隔離百分之九十三點三UVB,SPF 30可隔離百分之九十六點七UVB,兩者過濾紫外線的能力只差了百分之三左右,而SPF50也只能將UVB的隔離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八,由此可見防曬效果並不會隨著防曬係數倍增,而是以相當比例增加。
國際上目前已限制不可標示超過SPF50,因為這樣的防曬品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因此防曬係數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必須依照個人的膚質、活動場所、日曬情況及流汗狀況,來選擇適合的產品。
針對日常防護,選擇SPF15-30左右的產品即可;若長時間在太陽下活動,建議使用SPF30-50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