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聯測因分發技術問題,發生「高分低就」爭議,台北市長郝龍斌對此道歉,並決定改分發。
錯了認錯並且及時改正是對的,然而,郝市長還有更大的錯誤沒改正,那就是明年北北基聯測續辦。
北北基聯測決策的重點是要減輕國中生的升學壓力,採一綱一本另行出題,立意甚佳,但與全國基測分道,在教育的公平性上就有問題。
而且,首次的北北基聯測就出現「高分低就」情況,出現台灣教育史上首次的改分發,衍生參加第二次基測學生的權益受影響問題。
參加二測的考生大都是因一測失常,放棄登記再衝刺,如今把沒有報到的缺額給了改分發,雖然二測考生的名額仍維持百分之十,但實際上權益受影響,這些孩子受到的打擊更大。
基測行之有年,是因考生、家長與社會都覺得還算公平,大家憑實力,而且多元管道也行之有年,所以大家都還「信任」,北北基聯測也是如此,如果沒發生技術問題就罷了,如今發生分發技術問題,折損信任度,而還要監持續辦,豈不讓考生與家長更憂慮不安?
考試著重公平性,郝市長是台北的市長,但不是教育部長,北北基聯測若是繼續辦下去,就是讓全國國中生與家長同時要承擔更多、更大的升學壓力。
報載教育部對改分發表示樂觀其成,但對北北基聯測續辦,態度轉趨嚴謹,有准駁權的教育部將把「輿情反應」列入審查指標,這是對的,但對全國教育問題卻沒有積極整合,特別是即將入學的國中新生,三年後就要面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教育部至今對該怎麼辦理都未定案,這麼重要的政策稍有差遲,就會造成反彈與民怨。
北北基聯測問題是對教育部的提醒,希望三年後不要重蹈摸石過河覆轍。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