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七十一歲柑仔店江姓老闆娘,患有高血壓十一年及糖尿病三年,但飲食控制不佳,愛吃甜食,導致血糖及血壓經常飆升。近一個月她常頭暈目眩、走路不穩,記憶力嚴重減退,常重複叫貨,重複找錢給顧客,叫錯孫子的名,找不到回家的路,經醫師診斷罹患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美鵑表示,銀髮族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病史,就會提高未來失智症發生率,提醒高齡化社會應重視預防。
周美鵑說,阿茲海默症又稱老年失智症,雖被歸類為大腦退化性疾病,但近年醫學證據顯示,血管性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和頸動脈血管硬化等,均為阿茲海默症發生危險因子。
臨床研究發現,小中風會使阿茲海默症病情加重,造成退化速度加快。她說,年輕就開始控制及預防三高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有助預防或治療老年失智症發生。
周美鵑說,研究發現,中年收縮壓高於一百六十毫米汞柱,或總膽固醇濃度大於二百五十mg/dl者,老年得阿茲海默症危險性是健康人的二點三及二點一倍;若兩者皆有,危險性增至三點五倍。此外,糖尿病患者得失智症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一點五至二倍;糖尿病患者得到血管性失智症是正常人二至二點五倍。
她建議,糖尿病、腎臟疾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患者,須將血壓控制在一百三十/八十毫米汞柱;糖尿病患應將空腹血糖控制在八十至一百二十mg/dl、飯後二小時血糖控制在一百八十mg/dl、糖化血色素控制到百分之七以下。如此才會減少未來誘發失智症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