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 謾罵——缺乏口德

陳菽蓁 |2011.06.15
943觀看次
字級

美好的生活,首需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從小養成不出惡言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有人教我們:「只要是怒從心中起,壞話要說出口時,不管誰對誰錯,先把惡言硬是吞了下來」,最起碼可以教出一個有涵養、不衝動的人。一個從來沒有跟人吵過架的小孩,在他的認知中,溝通的唯一的方法是講道理、說原因,而不是說壞話、謾罵。

偏偏近年來少有人提倡修心養性,反倒是牙尖嘴利、缺乏口德的人愈來愈多,損人自以為幽默,還把批評當樂趣、當興趣,甚至當起職業。周遭充斥著高分貝的罵人聲,已經掩沒了所有美好的天籟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小朋友,腦細胞裡面充斥著負面的訊息,長期學習模仿下,怎麼可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來?難怪校園老是出現霸凌、虐待動物、忤逆師長等層出不窮的問題。

實在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時,開罵之前不妨想想:「對這件事知道得夠透徹了嗎?對想罵的人了解夠深了嗎?」潑婦罵街是謾罵,是人身攻擊,只是發洩情緒;義正辭嚴是評論,是就事論事,是為了公平正義。兩者之間是截然不同的。

每個人都不免有被罵的經驗,長輩、老師或是工作主管以尖酸刻薄的言語責罵時而有之,我們或許能把這些行為看成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是他們或許不知道這些話,對別人來說是多麼糟糕的感受。

長久謾罵批評難免習以為常,很多人甚至把這當成解決事情的方法與抒發情緒的管道。都說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但不絕於耳的罵聲,卻叫人好生無奈。

相較之下,能聽到聖者罵人就是醍醐灌頂了。 孔子最著名的一罵,就是針對宰予那句「朽木不可雕」,除此,孔聖人罵起人來可是相當猛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讓自認為是正人君子的大感痛快。阿那律尊者也是聽經時睡著了,被佛一罵後慚愧萬分,發憤不睡精進用功,雖然不幸雙眼失明,最後反而有了大成就證得天眼通。可見即使要罵人也要罵得有道理、有價值。要真能做到像這樣的「千古艱難唯一罵」,被罵的也就心甘情願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