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集》原為明朝憨山大師高潔亮明之禪行筆記,今借字之,以此自省:浮生遊夢,何曾覺,何曾醒?願夢遊大千裡,人人張開大悲手眼,以此佛心佛眼接人,待物。
l
庵裡總是靜靜地靜靜地……
天微亮,鳥語像波浪湧入我的綠色小窗。
五點半,二長二短的叩──叩──,叩叩,起床板聲遠而近,近而遠,靜靜地,板聲拉開庵裡一日的序幕。
刷牙,日復一日,在嘩啦啦的水聲流走了年華如鏡花如水月。披戴海青、七衣,轉動房門,向昨夜告別,望去,大殿兩旁的長廊已站著兩單的道友,靜候著,臉和靜蓮。當引磬一響,大家無聲的魚貫踏入佛殿。
喜歡拜願。唱念著「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聲聲如海潮入耳,合掌,一瞬,萬千蓮華在掌中開放。幽暗的燈火下,從心深處從靈魂底層遙呼著「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字一句的頂禮,四萬八千毛孔都在禮讚十方萬億諸佛。
面向西單的「阿彌陀佛」,那手持的蓮華,在天光在梵唱裡,散發彌天的香味,是戒香是慧香是心香是佛香…在人心靜靜的一念,三千法界十方佛土,剎時互融並存。
夜讀《大般若》,釋迦佛在娑婆說法,十方諸佛來慰問。同樣如詩句般的問候:佛,您辛苦了,身心安康否?人間的眾生好度否?這香華這寶蓋這瓔珞這妙香供呈釋迦佛……
離別前,手持蓮華的菩薩眾,將群花化為天雨繽紛落下,為五濁惡世度眾的佛陀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合掌唱誦禮敬皈依佛法僧三寶,回向偈,像聖河流淌整座殿堂遍及虛空。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這生命,學習彼此懂得疼惜,相互說謝謝,這人間即為芳香之國。
下殿後,一股暗香不知從何而來。探頭一望,白色雲欄循下,肥美亮黃的雞蛋花已悄然蔓延,岩壁是一片黃金海。五月天,風變暖了,厚實綠叢間,爆發出金色花瓣,有一種叛逆絕然的烈香,令人不得不駐足凝視。
庵裡總是靜靜地、靜靜地,細碎如髮的走路聲,淙淙的洗衣聲,掃把與落葉的沙沙輕語。佛在靈山一笑,那拈下的花枝,今日正在我的心底悄然的含苞待放。
從天際的微光醒來,從重重無盡的鳥語中,揭開一天的序幕。偷得浮生一點清閒,拉開琴袋,拿出棉布擦拭古琴。撥動,那冷冷的七弦,落下的是,流水、明月、清風……聽聞純如初雪靜如空山的悠久奧妙,坐著坐著,彈指,忘卻千劫流過,生死哀愁。而我戀著絃音,戀著雪花……
庵裡總是靜靜地、靜靜地……我在歲月的殿堂禮敬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我在塵染裡一次又一次把心洗成一朵白蓮華。在靜靜的庵裡,把芬芳灑成星河,在夜將醒時,輕輕的,輕輕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