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

文/謝怡茹 圖/馬琳 黃昏 |2011.06.08
899觀看次
字級

前陣子趁著連假,特地回家一趟。那天傍晚,媽媽拿著一雙鞋底開口笑的拖鞋,嚷著:「哎呀,連這雙拖鞋都壞了,已經沒拖鞋可以穿了。」我從客廳往鞋櫃探頭過去,只見媽媽眉心皺著喃喃著:「乾脆再叫爸爸想辦法修這雙拖鞋吧。」大姐瞧了瞧母親手上的拖鞋,赫然發現拖鞋的底盤早已脫落破損嚴重,忍不住插口:「媽,這都壞那麼嚴重了,改天我再去買一雙給妳。」媽媽一聽,反而把拖鞋放入鞋櫃,絲毫沒有要丟棄的意思,又一邊對大姐念著:「錢太多嗎?能用盡量用,還可以穿就繼續穿!」大姐搖搖頭忍不住露出無奈的笑容,我也笑了笑,彼此心照不宣,畢竟媽媽的個性,我們都再了解不過。

隔天一早,媽媽就提著一袋袋從市場買來的東西進門,我走出去幫媽媽提了好幾袋,才發現水果占了大半數。媽媽邊把幾顆芭樂放在桌上,邊露出得意的笑容說著:「這幾顆大粒芭樂很甜的,而且一斤才三十五元,等一會妳就帶幾顆去台北,肚子餓就可以吃。」我連聲應好,便把幾顆芭樂裝入旅行袋中,突然從一堆顏色鮮豔的水果中,發現一雙皮革的拖鞋!我心想,媽媽終於買一雙好一點的拖鞋了,還好她沒繼續穿那幾雙修補不知道有幾次的舊鞋。

收拾好行李正準備離開,我已扣上安全帽的帶子,媽媽才匆匆忙忙從廚房跑出來,手中握著一個保溫杯,氣喘吁吁地叮嚀著裡面裝的雞湯一定要喝光,「到了台北就打通電話報平安吧。」我邊答應媽媽邊小心翼翼地把保溫杯放進褐色背包中。媽媽這時突然像想起什麼似的又跑回客廳。

我一抬頭,只看見媽媽急得連室內拖都來不及穿,光著腳丫,手提著那雙新買的拖鞋遞到我前頭,我急忙把拖鞋推回到媽媽手上:「媽,這雙妳就留著自己穿就好。」「不用啦,我那幾雙舊的穿一穿就好。我想說妳那邊好像沒有一雙比較好看的拖鞋,穿這雙出門比較好看……」在互不讓步的傳遞中,我最後默默收下那雙鞋。

然而,大學以前我是一個鮮少選擇讓步的女兒。未曾在外地生活前,我常常和媽媽用言語爭鋒相對,固執且堅持己見是我的也是媽媽的個性,我們的戰火常常因一語不合而一觸即發,往往在爭吵後,媽媽端來她熬煮的雞湯,我偷偷替媽媽將洗水槽裡的碗盤洗乾淨,默默地填補爭吵時期感情留下的靜默與碰擊。

在外地生活後,每一到車站,我便站在人潮擁擠的人群中,佇立鵠望,試圖在茫茫人海中看見媽媽逐漸駝了的身軀。不久,看見媽媽使勁地揮著手站在好遠的遠處,我在人群中推擠,逐步向媽媽靠近,媽媽的人形漸漸地放大。最後,我才有辦法發現媽媽的頭髮有幾束髮梢已不如以往的烏黑。

好幾次,媽媽藉由美食表達她僅少表露的關心,她會端著一鍋剛煮好的雞湯,用命令的口氣要求妳喝幾碗湯、吃幾塊肉,等妳享受完美食,她才會露出一臉期待的眼神問妳好不好吃。為了讓媽媽開心,我常常會假裝不經意地多吃幾塊肉。我常常覺得煮美食就是媽媽的天堂,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她表現得像個急著現寶的小孩子,常常催著別人多喝幾口湯,又掩不住好奇心,不停問著別人對於食物的評價。

這與我對於媽媽的印象與小時候大有不同,小時候媽媽是非常嚴厲的。到親戚家作客,沒有媽媽的示意,親戚給的零食我們不敢吃。沒有媽媽的同意,鄰居小孩的邀約我們也不敢去。小學上課從未遲到過,那是媽媽對我們要求的最基本的條件。晴天自己走路上學,下雨天還是自己撐傘走路回家,家長接送的例子在我們家少又少,獨立的生活方式從小就已養成。

現在到了外地念書,父母親一概負擔起我兩萬多學費,其中不包含家中另外二個小孩子的費用,但是我從未需要打電話回家跟媽媽提醒需要匯款到存款簿,隨時我需要錢我都可以領到。每每要回台北時,媽媽總說著一句話:「肚子餓就去領錢買東西吃,別省。」可是媽媽一雙一百塊拖鞋穿了好幾年,壞了也捨不得換。幾次我感冒回家她就催著我去看醫生,可是媽媽感冒了,在夜裡咳嗽聲不停,卻擔心工作進度不敢去看醫生。她知道台北物價較高,我到台北念書,她默不吭聲也沒抱怨過,但是媽媽對於用錢,何其儉省,到市場殺價,買回一整袋的食物只花一百元,她就開心得合不攏嘴。媽媽的日常生活絕對沒有上餐廳這種事,我們上餐廳吃飯,她卻寧可待家裡,她常說:「這種菜我也煮得出來,我在家裡吃就好。」大姐母親節買回來的蛋糕被媽媽嫌貴,二姐在大賣場看到便宜的手套,特地買一雙給媽媽,媽媽問她多少錢,二姐答九十九元,媽媽說:「這麼貴!我隨便在菜市場買一雙都才五十元。」可是媽媽買的手套材質都不夠好,也無法幫媽媽擋住冬夜裡騎摩托車時的冰寒。我的媽媽,一生中多的是像那雙新買皮革拖鞋的事物,舊的她自己用,把好的留給我們這些孩子。我們需要的,媽媽毫無猶豫都給了我們,即便我們不需要的,媽媽也隨時為我們準備好。

現在,我一回家,媽媽依舊端上她準備已久雞湯,依舊珍惜舊的物品,依舊穿著她的舊鞋,依舊常常為了工作忘了身體健康,依舊責備我們小孩亂花錢,我們依舊會觀念不同,但是取而代之的是體恤與溝通,而非爭吵。只是無論如何,在時間悄悄地流轉下,我會漸漸地從母親的護翼下脫離,即便再不安全感,我的時間逆流而上,所有元素在這片光景被快速拋開,我不停向前走,愈走愈快。但媽媽的身體卻漸不如從前,媽媽愈走愈慢。我們的時間互相倒流,宛如靜置的沙漏,一邊在流動下漸豐盈溢滿,另一邊在透明的玻璃中一點一滴的流逝,有如媽媽在靜夜裡的咳嗽聲,一聲一聲深深地打進我的心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