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李啟華
總以為爬山涉水、餐風露宿、冒險犯難是年輕人的專利,沒想到我們十個「老傢伙」,竟有志一同,決定前往印尼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省西部的伊利安查雅島探秘。
米亞克島 二戰遺跡猶存
我們十人當中,最年長的是七十八歲,最年輕的是五十七歲,我則是居中的六十四歲高齡。
成熟的人不在乎過去,豁達的人不擔心未來。也許吧!我們這群「熟」透了的老人,可都是提得起、放得下的旅遊達人,不管未來旅途如何艱辛,都下定決心勇敢前行。
我們搭乘長榮客機飛往印尼首都─雅加達,再轉機到米亞克島。這是一九一二年,日軍南進的根據地之一,一年後,英、美、德軍進駐,趕走日軍。島上有一個小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一些報廢的武器,島上也散置了一些飛機殘骸及砲彈殼。當年日軍躲藏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山洞裡,如今則成了蝙蝠的棲息地。
食人部落 充滿緊張刺激
我們計畫從米亞克島搭機,飛往伊利安查雅的首府加雅布拉,再轉機到伊利安省中部人口聚集的巴倫谷地瓦美娜。
行前,聽說瓦美娜是食人族部落,八十多年前,這裡的達尼族人深居密林中,如有來此探險的旅人或傳教士路過,土著會用長茅、利刀殺害他們,並分而食之,故此地一直充滿神秘傳說。
達尼族人 抹油防曬抗蚊
傳說未必可信。但,要在這個全然陌生的島上探索,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會遭遇到什麼狀況?誰也說不準,心中難免有所掛慮。想要了解狀況,必須融入環境。我們先到傳統市場逛逛,發現大多是擺地攤販售蔬果、雜糧,魚、肉、菸草等。
在人群中發現異類─幾個達尼族男人,在市場中晃來晃去,全身皮膚則是深咖啡色的。他們光著身子,鼠蹊正中央掛著一個長長尖尖的胡瓜殼,以保護重要器官。為了防曬、防蚊,他們全身塗抹豬油,從不洗澡。燥熱難耐時,就跳進河溝裡泡泡水。
糾纏索討 拍照必須付費
這些光著身子的達尼族男人,跋涉長途,走入城鎮,不斷向觀光客兜售瓜殼、項鍊、帽子、骨刀等小東西,一看觀光客舉起相機瞄準他們,立刻衝過來索討小錢、要香菸,糾纏不放!
原始部落散布在深遠的谷地裡,我們分乘三部四人座的小廂型車,一路顛顛簸簸的往目的地固里娜前進,小路越來越狹窄,車子無法通行了,只得下車步行,向著山坡、草叢、河道旁的小徑走去。
泥濘土地 雙手雙腳爬行
由於前一天剛下過雨(可能是豪雨),泥地濕濕黏黏的,還必須通過土石流肆虐過的河床,只見大、小石塊錯落堆疊,我們生怕摔跤,便用兩手加雙腳一起爬行,橫越到彼岸。
在終年炎熱的印尼島上,只要有太陽,就十分悶熱。烈日當空,大夥兒走了四個多小時,才看到人,而且是個全身光溜溜的老男人,正用鏟子在刨土整地。他自然成為大家攝獵的目標,只見十幾部相機不斷嚓、嚓,老頭子一臉狐疑,想必心裡認為:這群包著衣服的「怪物」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原住民文化 切指念故人
第二天,一行人前進到另一個谷地,看到一個瘦弱、乾癟的老太婆坐在茅草屋前抽菸。未著衣服的上身,包括曾哺育孩子的乳房,都成了乾癟起皺且下垂的皮囊。令人意外的是,她左眼失明,兩隻手的手指參差不齊,而且有被切割的痕跡。
導遊庫斯瑪告訴我們說:達尼族人家中如果有男人過世,年長的女人就得剁掉一節手指頭,以示哀痛、悼念。執行這項切指任務的,是族裡最德高望眾的族長。整個儀式是,先把將被切掉的一節手指,用細繩緊緊纏住其關節部位。幾天之後,待切的那節指頭已幾乎失去知覺,再用利刀切下,塗上搗爛的藥草,讓傷口癒合。
手指被切割掉的女人,照樣要幹活─砍柴、養豬、種番薯、帶孩子、編網袋、煮飯、做家事。相對的,村中的男人除了打仗(從前有部落戰爭)、狩獵、蓋草篷(住家)之外,終日只負責抽菸、曬太陽、聊天……
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在原始部落相當分明。達尼族女人(年長者)逆來順受,毫無怨尤接受種種惡俗。但我們這些外來客,每遇有斷指的女人迎面而來,儘管她們把雙手攤開,任由人拍照,因語言不通,也沒有說什麼,但在一片靜默中,還是可以看出她們嚴肅、冷漠的臉上,寫著命運的無奈。
食衣住行新體驗
我們每天有如行軍般的在草叢中探尋。有時,得爬上相當陡峭的山坡,有時得踩過滿是碎石子、尖銳的岩屑小徑。幾天下來,有人鞋子成了開口笑,有人腳底磨出了水泡,有人曬傷了皮膚。
一行人成一路縱隊,在領隊、導遊、通譯的前引後擁安全守護下,爬過高高的圍籬,穿過濃密的黑森林,也走過搖搖晃晃的吊橋、沒有護欄的獨木橋,探訪一個個原始部落。
原味漸淡 引頸企盼客至
當一大群裸體的男人和一堆上空女人出現在眼前時,驚訝之餘,不免在心中燃起一陣疑惑:他們難道自古以來都是如此「袒裎相見」嗎?
我們看人,也被人看。過多觀光客湧入,使原本與世無爭、無啥奢求的原始部落,不再單純的呈現原始風貌了。這群原住民男女,整齊、規矩的列隊等待觀光客拍照,但個個懂得論人頭索取拍照費用呢!
戰爭表演 先來段下馬威
我們不想拍攝如此僵硬、刻板的作秀表情,庫斯瑪把我們帶開。走過一座便橋,眼前是一片廣闊的草地,周圍是蒼鬱的森林。突然聽到「哇─哇!」的叫聲。原來是一個身上彩繪著色塊、頭冠插滿羽毛,手持長箭的達尼族男士,爬上一座約三十公尺高的竹編瞭望台,一副備戰的架勢,好像在警告入侵者:「你別走過來,否則,用箭射死你!」
同伴們都嚇得卻步不前,我倒不以為然,這谷地是導遊帶我們來的,他這樣把觀光客嚇跑了,以後誰還敢來呀?
部落生活 草篷群居度日
正在猶豫不知如何進退時,不遠處突然竄出一群身上塗滿油彩,臉上畫了黑、白色塊的男人,手持木棍、利箭、羽毛棒、長矛等武器,一陣嘶吼,兩班人馬開始交戰。有人受傷了,被拖離戰場,但最後,卻分不出勝負,啊,原來是作秀─倒讓我們大開眼界了。
導遊說,達尼族人現在不再吃人了。他們用石塊或木樁圍成一個部落,用樹枝做骨架搭建圓形的住屋,用乾草覆蓋屋頂、泥漿糊牆。未婚男人一起住在一個大草篷裡,女人則住在另一個香菇屋中,結婚生子後,就另建獨立屋,供一家人居住。
惻隱之心 無法幫助少年
由於終年不穿衣服,達尼人的皮膚粗糙而堅韌,幾乎百毒不侵。如果生病了,這裡可沒有醫院,也沒醫生,他們會請來巫師念咒、驅鬼,服用草藥。但,人畢竟是血肉之軀,我在廣場邊看見一位十五 、六歲的少年,右膝蓋潰爛、發炎,無法行走,傷口不小,好像剛敷上灰白色的炭火。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匆匆出遠門,沒有人攜帶療傷的外用藥,只好眼睜睜看著受傷的少年,徒呼奈何?
達尼女人 習於長途負重
達尼族女人上身不習慣遮蔽,下身用細藤條一圈圈圍起來,或用乾草編成腰蓑裙。她們額頭套了個網袋─垂到背後,裡面可以裝蔬果,甚至放進年幼的孩子,她們還可以用頭頂著一大綑準備當燃料的乾樹枝,然後背著重物、光著腳丫,走上好幾里路呢!
現今的達尼族人懂得種植蔬菜、番薯、香蕉等作物,也會養豬、養狗。部落的中央廣場是他們聚會、休閒、跳舞以及烹煮食物的地方。
自備廚子 野地埋鍋造飯
達尼族人已懂得熟食,食物大多升火烤熟,然後大夥兒圍爐用手抓來吃。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也沒有美食佳餚,但他們都很滿足於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多年生活在文明社會裡的我們,實在無福享用這種「野」餐。因為當地沒有觀光飯店,所以我們特別請了三個當地廚師,在野地裡為我們料理三餐,食材則就地取材,如炸雞塊、煮魚、罐頭、蔬菜、馬鈴薯等。
二百五十年的木乃伊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的過程,原始部落的人,死亡後都採土葬。比較特別的是,在一個安莫奇村裡珍藏了一個已有兩百五十年之久的木乃伊─一個叫阿羅沙的酋長,在未斷氣之前交待家人:他死後要做成木乃伊,永存下來,供子孫膜拜、懷念。
那天,天正下著毛毛細雨,木乃伊的後代撐著傘,使祖先不致淋到雨。哦!好黑、好亮的坐姿木乃伊,好似一尊塗了黑漆的小木雕,能夠保存這麼長的時間,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