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伊朗系列七 蘇西塔水利系統 李啟華 |2014.11.29 語音朗讀 22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橫跨卡倫河上之老水道橋。 老先生利用水力推動紡織機織地毯。 橋堰渠屋等建築物,層層疊疊圍在大渠道四周。 文/李啟華 地處乾燥沙漠地區的國家,最需要的是水。伊朗境內,凡是清真寺、皇宮等重要建築的庭院中,一定有水池、小水溝;有些廣場上還有噴泉、水柱;有的山區,還設置坎兒井,這些設備無疑的可以降溫,又可以灌溉花木,綠化、美化環境。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伊朗就有大規模的水利系統了。 伊朗古代薩珊王朝的夏都蘇西塔,是一座城堡城市,位於卡倫河上游,東、西、南三面都被運河圍繞,蘇西塔有如一座小島型城堡。 我們沿著一條公路走到卡倫河一處陸橋上,眼前豁然開朗,一些橋堰渠屋等建築物,層層疊疊圍在大渠道四周,我們沿著蜿蜒階梯往下走,更貼近這片水利系統。 據說,這個水利系統起源於西元兩百六十年時,羅馬皇帝瓦勒倫率兵與薩珊國王的大軍交戰,結果羅馬軍大敗,所有的戰士、技師全被俘虜,這七萬多人成了建築水壩的工人,花了七年多的工期,才把水壩建成。 這個水壩具有攔河堰功能,不但充分供應蘇西塔城內居民的用水,並可灌溉附近十五萬公頃的農田。 全長五百公尺的水壩,共有四十個拱形橋洞,橋面寬七至九公尺。我們在拱廊下鑽進鑽出,從拱形洞往外看,大大小小的水瀑瀉出潔白的水簾,剛在水中洗過澡的鴨子,則悠閒的在空地上曬太陽、整羽毛。 一幅掛在壁牆上的老照片,顯示出水壩除了防洪、灌溉等功能外,還可以引用水力來磨麥子做麵食呢!橋墩下,有位老先生正在用古老的紡織機織地毯,一旁掛在竿子上的幾條毯子,想必是他利用水力推動紡織機織出來的傑作吧! 老先生每天一個人在橋下「可卡、可卡」的織地毯,想必很寂寞。他向我們招手,微笑,希望我們過去和他聊聊,與他合影留念。 我們繞了一圈這個大水壩,不難想像當年這處水利工程系統的工程是何等浩大!當年,把羅馬工程技術引進蘇西塔這座城市,連帶影響了後來波斯建築的發展。部分水利工程,如今仍在使用,也看到三個穿工作服的工程人員正在忙著做維修工作,彷彿活的歷史在眼前上映。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洞里薩湖人家 下一篇文章 苗栗山城 稻田彩繪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懷念震災前花蓮願之旅【海闊天空】春天的約會 老眷村變身最美聚落【海闊天空】穿越疫情 日本追櫻感觸多 【印象旅人】嘉義祕境 春花燦爛【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 作者其他文章印象旅人 菁埔貓世界海闊天空 爬進甘果洞海闊天空 國王湖 美極了!漫遊伊朗系列八 坎多凡奇石區漫遊伊朗系列六 寂靜雙塔 男女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