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智育一枝獨「莠」

孝佛(台北市/文化工作者) |2006.08.10
315觀看次
字級

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放榜,社會的焦點依然是「名校、熱門科系」,媒體也依然以特殊榜首作話題,換言之,無論教育如何改革,家長仍以孩子進名校、熱門科系為榮,社會仍是以「菁英」教育為取向,筆者認為,這是今天社會亂象的肇因。

當今社會在政經文教層面,多見「菁英」興風作浪,產生「高學歷、低EQ」現象,還有「生活白痴」,甚至不能知書達禮、不知人情世故,連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枉然。像政治「菁英」不知「誠信為何物」,不知「民間疾苦」;而學法者因知法、懂法反更會「貪贓枉法」,還有檢察官勾結黑金犯法,或利用職權強暴民女等;學醫者不知何為「懸壺濟世」,反賺各種黑心錢,或攀緣權貴利用特權,甚且「內線交易」;教育工作者枉顧廉恥,成為學子壞榜樣。這些例子屢見不鮮。

讀書在進德修業、更在做人,古有明訓,此並非否定「智育」不重要,但與其他四育(德、體、群、美)相較,簡直不成比例,反異化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畸形教育,也使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價值觀趨向「追逐名利」、「功利是尚」。回顧過去三十年所培育的「菁英」,究有多少具「天下為己任」使命感,或以「蒼生福祉」為念的政治人物?好像在現今政壇、國會及企業並不多見,即便是中層階層也少見,否則不會產生今天的亂象叢生局面。

台灣的教育究要如何改革,這才是真正的嚴重問題,所謂的「教改」至今,只不過肥了雨後春筍般的形形色色「補習班」罷了,從大學放榜反映的現象,為政者、教育部門豈能不痛加檢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