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夏日遊石淙詩並序

陳俊光 |2011.06.02
1865觀看次
字級

〈夏日遊石淙詩並序〉是薛曜的代表作,石刻位於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之石淙河車廂潭北崖壁上。武則天覽勝遊幸作七言律詩,詩成後命薛曜書,令工匠刻於崖壁上,保存至今。

歷代帝王登山封禪去的都是泰山,唯獨唐代女皇武則天,她偏不去,一身反骨使亂,不登泰山封禪而轉往嵩山。

是時,唐代大周聖曆三年夏日,武則天於登封壇祭天之後,率群臣巡遊中嶽嵩山,避暑於石淙河,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

武后即興作詩〈夏日游石淙〉一首,命從臣李顯、狄仁傑、薛曜等十六人和詩,名為「侍遊應制」。又作〈夏日游石淙詩並序〉(以下稱「石淙序」)描寫石淙河「千尋幽澗」的景物,談論「均露均霜」的政績,是寓情於景,托物言志之作。

〈石淙序〉摩崖石刻書者薛曜,是宰相薛元超之子,世代為儒雅之家,以文學知名,是詩人薛道衡曾孫,諍臣魏徵的外甥,薛稷的胞弟。薛稷與薛曜兄弟二人書法為同一師承,即是當時大家褚遂良。

褚字瘦硬有神,但薛曜的字體更纖細,他對褚書不作亦步亦趨的模仿,而是加以發揮,比褚書險勁,纖瘦如藤。

清人葉昌熾《語石》評觀〈石淙序〉云:「其轉折之處運筆太重,如黛幹霜皮,礧砢多節。」

薛曜雖然脫離褚體,而有所創造,然亦有習氣,為褚書末流。之後亦有承襲者,宋徽宗就受其影響而創「瘦金體」,被歷代書家稱為「宋徽宗瘦金體之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