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你看過一百年前錄音留下的唱片、第一次留錄人聲的蠟管嗎?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國家圖書館文教區一樓展覽廳展出「寶貴歌樂留聲跡—二○一一台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將以七個展區道述台灣百年來傳統音樂的保存成果。
由台灣音樂中心與國家圖書館合辦的「寶貴歌樂留聲跡」回顧展中,古董留聲機收藏家,也是開南商工校長的林本博提供民國早期的留聲機、鋼絲錄音機、黑膠唱盤式錄音機,及最早的蠟筒式錄音機。他指出,第一次留錄人聲的就是蠟筒式錄音機,當時很麻煩,每次錄音只能保存一次,下次要用必須再唱一次。
至於台灣第一張唱片,林本博指出,九十七年前日本人剛本帶著客家歌手到日本錄音,後來關東大地震導致這家唱片公司倒塌,留下這張唱片。他說,台灣最早期的傳統音樂都透過七十八轉唱片保留,這次現場展出的機器,至今仍可操作使用。
這次展覽主題分為「原住民音樂區」、「漢族音樂區」、「宗教音樂區」、「薪傳區」、「傳藝區」、「社團區」、「文獻區」,探討台灣傳統音樂廣度和深度的脈絡變化。
「寶貴歌樂留聲跡—二○一一台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除了豐富的展覽資料外,也將舉辦四場「寶貴歌樂留聲跡系列講座音樂會—樂講‧樂好聽」,詳情請洽:(○二)二三四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