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現場》 紙黏土技法--鱷魚

文/劉冠綸 圖/牙米兒童美術 |2011.05.25
11140觀看次
字級

鱷魚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蟲類動物,早在二億八千萬年前的三疊紀初期就出現,和原始哺乳類約在同時,甚至比恐龍還早。鱷魚的皮膚質感非常乾燥粗糙,上面覆滿乾硬的鱗片,每個鱗片就像樹的年輪一樣,標誌著鱷魚的年齡,而且還能保護鱷魚在捕食獵物時免受傷害。

這次我們著重的就是以各種工具,製作出鱷魚皮膚的質感,竹籤、叉子、塑膠刀子......都可以拿來使用,最後再加上背景,看起來更有整體感,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使用媒材:

馬糞紙、紙黏土、白膠、剪刀、竹籤、叉子、廣告顏料、調色盤、洗筆筒、水彩筆。

圖片說明:

1.在馬糞紙上面,以大刷子刷出天空、草叢及湖泊,甚至還可滴灑出水滴。因為是背景,所以不用描繪得太過仔細。

2.以紙黏土捏出鱷魚的形體,再用珍珠板切成小三角形,當成鱷魚的利牙,記得上下排牙齒都要做出來喔!

3.鱷魚身上粗粗、乾硬的鱗片,就以尺、叉子等工具刻出菱格紋,當然,你也可以自己發明出不同的皮膚質感,眼睛、腳趾這些細節不要忘記唷!

4.再利用靈巧的大拇指、食指,捏出鱷魚身上突起的疣狀物。

5.最後,將做好的鱷魚放到背景上,調整出你想要的姿勢,再調出淡淡的咖啡色及墨綠色為鱷魚上色,顏料不要太濃,水分可以多一些,待鱷魚乾燥後,作品就完成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