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女性把溼疹藥膏當護唇膏使用,連續擦了三個月,嘴唇周圍紅腫熱痛,長出一顆顆紅疹子,相當難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這名女性患者因天冷嘴唇乾裂,也就是俗稱的乾燥型溼疹。就醫後,他開給患者一瓶含類固醇及一瓶含保溼尿素成分的藥膏,同時提醒兩周後若未見改善,應回診換藥。
擦了藥膏後,患者覺得效果不錯,於是改把藥膏當護唇膏,擦完後,又自行到藥房購買同成分的藥膏繼續擦。沒想到愈擦效果愈差,她以為擦得不夠多,於是擦得更厚更多,最後竟擦到嘴唇周圍泛紅,且冒出一顆顆疹子,只好回醫院求診。
潘企岳先刮下少許皮屑檢查,卻刮下一層厚厚的藥膏。透過顯微鏡觀察,發現裡面長滿了黴菌,確診是念珠菌造成的黴菌感染。
潘企岳解釋,類固醇可抑制發炎反應,也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擦含有類固醇成分的藥膏,不能擦太久。這名女性患者擦太久、也擦太多,以致嘴唇周圍的黴菌大量孳生活躍,造成嚴重感染。
停用含類固醇藥膏,改以抗黴菌藥物,治療一周後才痊癒。署立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德朋提醒民眾,皮膚有傷口或感染,不妨改用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