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悶熱的夏天到,寶寶容易陷入「紅屁屁」危機。一項調查發現,七成五的家長處理尿布疹有迷思,誤用痱子粉、濕巾、凡士林,甚至抹上民俗偏方的黑麻油、茶葉水,可能讓尿布疹更嚴重。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皮膚科主任施一新說,出現尿布疹只需以清水清洗,並且勤換尿布,至少每三到四小時就需換一次,每次寶寶尿尿或解便後,可以清水沖洗,再以毛巾輕輕拍乾,避免用紙巾、衛生紙用力擦拭;如果尿布疹都沒改善,紅疹區域持續擴大,這時應就醫,否則紅疹太厲害,不僅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會在小屁屁留疤。
一名三月大男嬰,原本肛門附近皮膚出現紅斑,不到一周,紅斑從十元硬幣大小,蔓延到超過一個成人手掌大的紅疹。加上媽媽以濕巾清潔、又拍上痱子粉,反讓皮膚嚴重發炎到破皮、潰爛,趕緊就醫。
一項針對約一千位、二歲以下嬰幼兒家長的調查顯示,近九成家長曾遇過寶寶有尿布疹。調查中也發現,當寶寶出現紅腫、搔癢、破皮時,七成五的家長曾以痱子粉、濕紙巾擦拭、塗抹凡士林等方式處理。
施一新表示,尿布很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台灣二歲以前新生兒,至少都有一次的尿布疹,出現在尿布包覆的會陰部、腹股溝、肛門周圍等區域。這時若使用痱子粉,雖然可以讓尿布疹的區域較為乾爽,但寶寶稚嫩的肌膚如果已經感染、發炎,痱子粉反而變成滋生細菌的養分。
塗抹凡士林雖然能隔絕尿布裡糞便、尿液、汗水與肌膚的接觸,卻會讓寶寶覺得悶熱不舒服。另外濕紙巾清潔,以及民俗偏方的黑麻油、茶葉水都對尿布疹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