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都市喧囂的生活,偶爾至雪霸國家公園呼吸大自然新鮮空氣、感受純樸氛圍,眼尖的遊客竟發現,那身穿解說員服裝、腰間繫著擴音器、耳戴麥克風,正向遊客解說生態的人,不就是作家苦苓嗎?
整整八年了,苦苓從螢光幕前消失,在雪霸國家公園擔任生態解說義工,並在大自然這個母親的懷抱中重新找到自己。現在的他,生活悠閒自在,不眷戀名與利。
「我沒有想過,有天會成為解說員,我本來是要去偷學東西的。」苦苓不改以往幽默,透露其實從以前就不喜歡都市,空氣太汙濁,環境太吵,總笑說自己得了「社會不適應症」,在山林反而身心自在,如魚得水。
從十幾年前開始探索台灣步道,一直與自然保持接觸,直至離開媒體後,剛好得知雪霸國家公園在徵解說義工,心想:「太好了,以往走步道不知身邊的植物為何,又不可能回學校讀植物系,這次去雪霸上課,剛好可以學東西。」機緣真的很不可思議,誰知苦苓就這樣與自然結下了不解之緣。
滿口生態經 護衛大自然
「松樹有兩種,分別為二葉松及五葉松,它們一個是黃山派,一個是華山派。」聽到這裡,令人覺得有趣又充滿疑惑,苦苓續說:「我去過大陸的黃山,那裡長的都是二葉松,還有一種五葉松叫做華山松。」聽完解說,問題豁然開朗。不過,可不要以為松樹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還有喔,二葉松信佛教,五葉松信回教。因為二葉松只有兩針,是一夫一妻,五葉松是五枝,一夫四妻,所以一個是佛教徒,一個是回教徒。」遊客聽得津津有味,使苦苓成為雪壩的超級解說義工。
通常八百公尺的生態解說,十幾分鐘就走完,不過在苦苓的帶領下,恐怕一小時都還不夠用呢!很多人對解說員的講解興趣缺缺,彷彿又回到上生物課的惡夢,苦苓曾看解說義工帶隊,只見人愈來愈少,大家不是跑去照相,就是互相聊天,只剩一人──導遊不好意思離開。「解說員應該是讓大家覺得大自然好好玩,而不應該是無趣的。」所以苦苓將大自然好玩的地方找出來,加上作家的文字功力,講給大家聽,目標是連小孩都聽得懂。「重點放在植物的智慧與感情。」像是很少人知道鳥也會打電報吧,「滴,答答滴……」是褐色叢樹鳥的叫聲,聽似電報聲,苦苓為牠取了一個暱稱「電報鳥」,好記又好玩。
有次,聆聽解說的遊客中有位唐氏兒,他聽著苦苓幽默式的解說,不自主地睜大眼睛、豎起耳朵認真聽,還直說:「好有趣喔!」當下,苦苓成就感與感動滿溢心中,心想:受到如此的肯定,我是一位成功的解說員吧!同為解說員的王姿莉說,苦苓將生態說得活靈活現,而且比她這位學姐還認真,帶隊前一天準備豐富的資料,一出馬講解,即使連無法久站的老人家,都跟隨他的腳步移動仔細聆聽,比學生還專心,最後,苦苓還會自掏腰包準備小禮物給答對問題的遊客。許多學長、學姐紛紛向他請益,最後,雪霸國家公園還邀請他擔任解說員培訓及進修講師,場場爆滿。
現在,苦苓將這精采的「武林祕笈」寫成《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一書,透過詼諧的筆調呈現大自然的奧妙與趣味。他謙虛地說,不敢稱「武林祕笈」,說是「解說參考」更為貼切,他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大人看,也適合親子閱讀,父母親看完後,帶孩子到森林遊玩,會發現大自然比遊樂園更有趣,怎樣玩都玩不膩,進而從大自然中學會尊重、愛惜生命,若能做到這樣,那麼撰寫這本書的辛苦,才有意義。
經過大自然的淬鍊與洗禮,現在的苦苓滿口皆是生態經,成了護衛大自然的尖兵,他說,遊覽雪壩國家公園,不能摘採植物、撿拾石頭及落葉,因為即使是落葉,也將化為樹木養分,他笑說,唯一可帶走的,就是大口大口的新鮮空氣,再到都市更換廢氣。
一年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移動於全台各處山林,問他離開電視圈是否後悔,他說:「如釋重負」,在媒體看似賺錢快速,大家只看到光鮮的一面,殊不知慢慢將人掏空,回到大自然的懷抱,則能填滿身心。
長期擔任無給職解說義工的他說:「現在是我人生中最窮的時候,但也是最滿足的時刻。」今年暑假,苦苓將固定在雪霸國家公園的賞蝶觀魚步道為遊客解說,相信在他的妙語如珠下,遊客能馬上進入魔法森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