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各級醫療機構面臨招募護士的困難,統計顯示九成醫院招不到護士,人力失衡造成惡性循環,因此五一勞動節有不少護理人員上街抗議過勞,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昨天提出創新方案,邀請醫療團體代表簽署建構「磁力醫院」,鼓勵醫院符合這些提升護理執業環境的指標,未來可媒合護理人員到磁力醫院工作,達到良性刺激的效果。
根據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統計,持有護理執照者約二十二萬五千人,但僅一半的人在執業。今年針對全台九十家醫院進行調查,九成表達招募護士有困難,因此護理人力空缺比率,最高達百分之九;即使招到護士,新進人員離職率約二成二至二成九,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受不了惡劣的執業環境而辭職。
全聯會理事長盧美秀表示,超時工作、薪資過低,是醫院留不住護士的原因,那麼多的工作由留下的人承擔,形成「血汗醫院」的惡性循環,因此在「五一二護士節」前夕,從護理人員的觀點提出吸引人投入的「磁力醫院行動方案」,未來會將符合指標的磁力醫院公開在網站上,並媒合護理人員去這個正向職場工作,讓醫院不愁找不到人、護理人員也能合宜工作,達到雙贏。
長庚醫療體系最高顧問、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應邀出席,他自豪長庚醫院就是磁力醫院,總計病床數有八千多床、護理人員共七千多位,平均每名護士照顧一點二床,負荷數遠低於標準值,然而他抨擊健保每日每床的護理費支付點數過低,的確有醫院會因成本考量不聘足護理人員。
「有錢才能辦事!」童綜合醫院副院長童瑞龍、清泉綜合醫院院長羅永達分別替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發聲,指出健保給付每名護理人員的金額是一萬六千八百八十三元,僅占護理人員平均人事成本的四成不到,如果不提高護理費,醫院很難又要補足人力、又要負擔這麼高成本,下場就是在職護理人員過勞,不然就是關病房因應,都不是病患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