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中期之後,由於經濟大步起飛,民主、自由、人權的呼聲高漲,但選舉風氣惡質化,純樸的風俗民情逐漸褪色,講信修睦的人情世故也漸漸式微。近年官場上動輒惡鬥,貪汙腐化橫行,在政治風氣汙染下的社會,搶劫、弒親、詐欺,至於養子不教或棄養老父老母者,更是司空見慣。
近年來大家都有一種無奈的慨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官場上貪腐成風、社會上逆倫事件頻生,連校園裡都是霸凌風波不斷。許多人無法理解,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啦?為什麼人心變得如此貪婪、惡毒。人跟人之間互動,連最起碼的信任都不可得。
「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政治是台灣社會的指標,政風差,社會風氣一定差。二○○五年扁宋會時,陳水扁贈給宋楚瑜的就是「真誠」兩個大字;在爾虞我詐,巧攻心計的政壇上,「真誠」成為難能可貴的美德。這正是台灣道德淪喪的最大諷刺,政治人物最欠缺的就是真誠。一個人如果連最基本的誠信都做不到,與動物何異。
前此有一個大學生撿到二萬元,她依照法律規定要求取得十分之三的報償,這則新聞引起很多的迴響,站在法律的觀點,大學生沒有錯;但是站在道德的標準來看,這個大學生連小學生都不如。也因此,宜蘭一位拾荒婦人撿到一百一十萬元原封不動送交派出所時,馬總統親自登門表揚,盛讚這才是台灣的軟實力;並將兩者對比,說:「即使這位大學生受的教育遠超過阿嬤,但是卻沒有真正學到受教育應有的道德水準。」
我們的品德教育是徹底失敗了,上焉者從總統到政務官的貪腐,下焉者從大學生拾金分「贓」到國中生的集體霸凌事件,品德已經成為笑譚,道德只是八股的老教條。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和道德,就沒有價值。」台灣社會出現的怪現象,根本問題就在道德。
古聖先賢所強調的人生價值就只有兩個字:道德。儒家倫理人格的培養從「正心誠意」開始,然後才能夠「修身齊家」,最後才談得上「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是不可動搖的信念,道德觀念深植於每個人心中,教育的主體也是以宣揚儒家思想為主,因此,道德觀念是維繫社會的最重要支柱。
現在傳統倫理價值已崩解,社會欠缺維繫的支柱,以致亂象叢生。清儒顧炎武強調:「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要根本解決社會亂象,仍要回歸倫理道德觀念。這必須從每一個人的品德培養著手,只有透過品德教育的陶冶,才有可能重新架構起維繫社會的支柱。
近百年來的教育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德育雖然擺在第一,但卻最不受重視。就以中等學校的校訓「禮義廉恥」為例,有人戲稱現在只剩下「禮義廉」,也就是「無恥」;因為「無恥」,連「禮義廉」也談不上了。一個社會不論科技多麼發展,經濟多麼進步,卻不能沒有一個中心思想,而道德是唯一的標竿。為今之計,別無他途,只有品德教育才能力挽狂瀾,因為它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軟實力。(系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