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奇與古月 詩畫二重奏 向恆愛的國度偕行

李碧華 |2011.05.08
637觀看次
字級

 

圖/古月提供

詩人與畫家原本相通,而古月又特別能進入李錫奇那幽微的內在,因此構成一段詩畫二重奏,彼此無私的付出熱情,向恆愛的國度偕行。

詩畫奇緣,一切要從夢境開啟,「夢是一床太短的被,無論如何也蓋不滿,」說這話的人已不可考,古月卻以少女夢幻情懷,帶著這句話,與一腦子由文學小說看來的浪漫,往天涯海角尋找夢中人,回想起來,分明是中了《浮生六記》裡為芸娘畫眉的沈三白與《雙城記》裡為愛犧牲而走上斷頭台的卡爾登的毒,「我居然堅信,浪漫就等於和一個窮困潦倒的藝術家廝守,愈窮,愈沒有物質,愈符合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志氣,好像窮就等於美。」那時有很多人追,可是,她一聽到有錢,就覺得俗不可耐!

像不歇止的華爾滋

少女情懷的確不切實際,認定「生活困頓,靈魂痛苦」才能迫使人追求知識,惹得父親說她,嫁給一個窮教書的,用江西土話來說,就是「揀到一個破燈盞」,多數親友也以為:詩人選擇藝術家分明是唱高調,「嘿,總算婚姻平順走了四十年,李錫奇也不再是窮教書匠,證明我這追尋女子眼光沒錯。」

時光拉回那文藝年代,頭一次見到他,是參加耕莘文教院台北藝術季,他在討論會上侃侃而談,古月很好奇探問:「這人是誰呀?」詩人劉菲在她耳邊低聲說,他是很優秀的青年藝術家,著實把他誇獎了一番。

把這影子擺進心裡,活動結束後在新莊國小辦了「藝術季外一章」慶功宴再次相遇,古月記得席德進跳舞跳得好瘋狂,還有吳昊、辛鬱、商禽等等……當時都還陌生,歷經顛沛流離,卻只感覺一群各懷才氣的男子毫不掩飾熱情,李錫奇是其一,他過來邀她共舞,一曲又一曲,像不歇止的華爾滋。

「他的天分太吸引人,學校禮堂的國父遺像、總統像都是他畫的,他說,描格子嘛,很簡單,老師還不會畫哩。」另方面,李錫奇真符合古月追求的一窮二白書生形象,來自金門古寧頭的他,在板橋一間小學教書,有一次在台北火車站前和古月約會,咖啡廳坐定後,他問她吃飯了沒?「下班前在學校吃過,」聽古月這麼低聲回答,他頓時鬆了一口氣誠實的說,「我錢不夠……那,我吃飯,妳就喝杯果汁吧!」

日子過得青黃不接

錢不夠的壓力,從戀愛到婚姻,長長的十年如影隨行,李錫奇幾百元的月薪全要奉養父母,一家六口靠古月微薄收入來支撐,房子十來坪,作畫只能在夾層中彎著腰,電視傳來的歌仔戲高聲哭腔竄進腦中夜不成眠,「終於知道窮困是什麼滋味了,但,我從來沒有後悔。」早中餐靠三個麵包解決,日子過得十分青黃不接,對婚前一條手帕也沒洗過的小姐,的確是大考驗。

李錫奇的四海個性也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適應,他居然在新婚之夜出門會朋友,說什麼「不要讓人家以為有了老婆就不要朋友」,把怯生生的古月丟在家裡跟公婆相對:「這人,怎麼這樣……」。婚後,無論怎麼省吃儉用還是苦,古月因此建議李錫奇畫一點「會賣錢」的畫,「我只是說,顏色可不可以變化一下,他就瞪我,那,你也批評我的詩呀,我說你的畫就不行,大男人! 」

尊奉「不可含怒到日落」名言,兩人在吵吵鬧鬧中讓感情加溫,「我們不有錢,卻從來沒有為錢憂慮過,生活愜意。」舉手投足盡是大家閨秀的雍容,古月是李錫奇《浮生十帖》創作的原動力,成就詩情畫意的世紀姻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