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麟演唱,梅明慧伴奏,已成音樂會上熟悉的身影,「琴瑟和鳴」超過百場後,人生觀轉向,場景從音樂舞台換成了有機綠地,陳麟耕種,梅明慧拔草,和大自然為伍,也是另一種夫唱婦隨。
知名教育家梅可望的懷舊老宅座落在廣州街,紫羅蘭怒放於門前,女兒梅明慧與陳麟婚後就住在這兒,過著神仙眷侶生活。夕陽餘暉下,兩人到頂樓菜園摘幾片薄荷葉泡茶待客,用茶水蘊泡友情,陳麟總對滿屋來客說,「我們不只是好客而已喔!既進到家中,各位,別把自己當客人,你們就是我的家人。」

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
客廳擺置一台鋼琴,琴鍵閃著光澤,說明這個家庭長年飛躍音符的音樂氣氛,餐廳的長木桌比一般規格稍大些,梅家兩代傳承下來的滿座高朋,即使在寂靜的午後也感覺到人聲未歇。梅可望的小女兒梅明慧拿出自製的香草醬為料理加入健康,「人生沒有什麼事比朋友相聚更開心了!」她說
:「好的東西,一人獨占,未免太可惜,應該拿出來和好朋友分享。」香草溢在幸福中。
一旁陳麟為大家把水杯加滿,笑聲朗朗的附和說,「先有老婆,再有老友,呵,呵,沒錯,就像今天,早上去爬山,然後和朋友吃了一頓非常健康可口的午餐,而現在你們來了,為你們泡壺好茶,沒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生活了。」
從相戀到結婚,陳麟演唱,梅明慧伴奏,已成音樂會上熟悉的身影,「琴瑟合鳴」超過百場,如今,陳麟耕種,梅明慧拔草,也是另一種夫唱婦隨,雖然場景已從音樂舞台換成了有機綠地。
說起來,這個轉換和陳麟的童年生活經驗有關。他生長在靠海的漁港,從下就下海摸蝦找蟹,對水中生物瞭若指掌,中學時,經常帶著兩個大便當去海邊玩,比起梅明慧的模範生資歷,兩個人的確有些南轅北轍。
「我一直以為,模範生將來當然會嫁模範生。」身為校長的女兒,功課好,規矩高,彷彿天經地義,梅明慧也視之為人生理所當然的任務,從沒懷疑過。之所以選擇彈琴,一是因為自己有氣喘病,念活潑的音樂系,可以幫助自己恢復健康,至少,梅家家長曾經這麼盼望。
另一方面,梅明慧從一歲會拿玩具開始,就特別喜歡在玩具鋼琴上彈奏,愈彈愈顯天分,考大學填志願,順理成章與音符為伍,「師大畢業後教兩年書再出國留學,一下子就三十好幾歲了。」認識陳麟時,梅明慧已跨過三十歲大關,在那個時代,委實有點老了,而陳麟也是同一個原因,從德國及奧地利學成回台灣,匆匆已三十九歲,一轉眼,竟入滄桑中年。
為了藝術 為了愛
愛情降臨雖然遲了一些,不過,卻來得最美,也最好,像春天般迎接繁花盛景。他們是由一彈一唱結緣,梅明慧還記得,陳麟每周固定來家裡練唱,她彈著琴,感覺到他投過來的眼光,但不確定,猜了一陣子,卻也沒胡思亂想,家教讓她保有大家閨秀的嚴謹與矜持,直到有一個周末,循例又到練唱時間,陳鱗車子停在門外不小心被拖吊,在屋裡的梅明慧心一緊,下意識就急跑到屋外幫他找車子:「那一刻,我確定自己喜歡這個人,我著急他的事情,好像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陳麟放電成功,組成小家庭後,三個孩子陸續加入,隔兩年生一個,幾乎一般高矮的孩子有的抱,有的牽,還有一個掛在臂彎裡,甚至爬上鋼琴邊敲打邊取鬧,「我也要彈」,簡直無一刻能喘口氣,壓力逼得自己常腳步錯亂:「歌劇演唱家下了台,不是HIGH到最高點,就是低潮得想自殺。」
所幸娶個非常「了」的妻子,讓彼此懂得,所以今生能成為佳偶,並不是因為完全一樣,而是能夠接受彼此的差異。陳麟搞笑的唱起,「為了藝術,為了愛…」,一開嗓,高亢優美的歌聲迴盪在大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