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美軍司令威拉德十二日表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最快今年夏季就可出海試航,將為區域的軍力平衡帶來重大改變。據透露,最快三年內,中國國產航母將正式下水,五年內航母可望多達六艘。
有美國人諷刺瓦良格號,說是「撿烏克蘭的『垃圾』,重新塗抹包裝,僅僅表面光鮮」。但中國人對「航母年代」抱持很高期望,稱二○一一為「航母元年」,「圓了中國七十年的航母之夢」。網友還繪製很多「中國航母想像圖」,在網路上流傳。
航母之夢為何長達七十年?其實還不止七十年。
甲午戰爭後,中國海軍與列強差距日大,亟思建立現代化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北洋政府海軍部派陳紹寬到歐洲觀戰,陳紹寬親身體驗後,深深覺得中國海軍必須擁有航母,方可立足世界。這時是民國五年,說起來中國的「航母之夢」應長達九十五年,將近一個世紀。
民國十七年,陳紹寬兼任海軍署署長,建議擴建海軍,重點為以二千萬元建造一艘航母,但未受重視。其後陳紹寬屢提建議,一九四三年抗戰時,陳紹寬已不再滿足於擁有幾艘航母,而是要建造幾個航母群。他設想將中國沿海劃為四個海軍區,每區擁有五艘航母,全國共二十艘航母。
顯然,就戰時中國的狀況來看,上述規畫沒有實現的可能。一九四五年,抗戰即將勝利之際,陳紹寬將航母計畫做了修訂,數量從二十艘減為十二艘。
可惜後來國共內戰爆發,陳紹寬的航母夢煙消雲散。由這時期起算,航母夢大約是七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