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前民在繪畫裡學習柔軟與圓融

蘇菲 |2011.04.23
2192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蘇菲

六十四歲退休後才開始學畫,不料一頭栽進繪畫天地後,竟不可自拔,不但畫出自己退休後的美麗人生,更圓了自己六十多年來埋在內心深處的一個夢想。

今年七十七歲,住在林口的陳前民,二月才從中美洲旅行回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遊歷了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古巴、墨西哥等國家,小麥色的臉孔似乎仍洋溢著拉丁風情。陳前民隨身帶了兩台相機,總共拍了六千多張照片,他開心地秀出照片,獨特的建築風景人物,張張充滿明豔動人的色彩,令人讚嘆,他一面整理照片,一面迫不及待地拿起畫筆和顏料,要將美景化為永恆。

在林口住家大樓的地下室,陳前民有一個工作室,室內十幾坪的空間,堆滿了畫,也掛滿了畫,看得出這裡是他浸淫繪畫的天地。陳前民笑著說,他從二○○一年開始學畫以來,從素描、水彩到油畫,幾乎每天作畫,太太經常抱怨家裡被搞亂了,也被油畫顏料的味道燻得頭昏眼花,後來在社區大樓的地下室,租到一個空間,才有了個人工作室兼畫坊,如今他在這裡盡情享受揮灑之樂,畫友們一、二個月會到這裡聚會,大家帶作品來互相欣賞,切磋畫藝,朋友或社區鄰居想來參觀的,他也歡迎,如今太太和他可說皆大歡喜。



繪畫血液來自父親

談到自己退休後開始學畫的因緣,陳前民剛開是始是為了安排退休後的生活,不願意無聊度日,他幾經思索,想到他對繪畫有興趣,不妨學學繪畫吧,但年紀一大把,不知到哪裡找老師,二○○一年新莊社區大學林口分校成立,他認為老天賜給他的機會來了,立刻報名繪畫班,從基礎學起,十年來沒有中斷,而且熱情有增無減,最後還和同學共同發起成立「峽林畫會」,擔任會長,不但以畫會友增加了生活樂趣,而且畫藝日精,這幾年開始四處展覽,在三峽林口地區享有美名,這一切都令陳前民料想不到,不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實他對繪畫的興趣和熱愛並不是一個偶然。



白色恐怖的陰影

陳前民的父親是被尊為「台灣油畫之父」的陳澄波,陳澄波是嘉義人,早期留日學習西洋美術,是首位作品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人,早年曾應聘到上海西華藝專擔任美術科主任,後來回歸故鄉投入建設台灣與改革台灣美術教育的工作,並膺選為嘉義市參議員。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陳澄波因為到過中國,會講普通話,又是參議員,應市民要求前往嘉義水上機場居中協調和談判,沒想到遭遇無情的拘禁和槍殺,結束了正在顛峰的藝術 生涯時年五十三歲。陳澄波身後遺留的作品,像〈嘉義公園〉、〈淡水夕照〉等等,在國際藝術市場上都享有極高評價,然而當年他在白色恐怖時期喪生留給家屬的,卻是無法彌補的哀痛。



藝術天分初萌芽

失去父親時,陳前民才十二歲,上有三個姊姊和一個哥哥,對父親的記憶似乎有些模糊,卻又深刻難忘,他仔細地回想,他現在對繪畫的興趣和熱情,其實正是來自父親的血液。記得幼時父親在家畫畫時,他總喜歡一邊在旁邊玩耍,一邊看著父親。還記得有一次,幼稚園老師規定小朋友要帶一張自己的畫作到學校,他纏著爸爸幫忙,父親沒空理他,叫他去找媽媽,他看到媽媽正在踩裁縫機做衣服,便用鉛筆畫了一張素描,他很高興地拿給父親看,沒想到父親搖著頭說不行不行,他聽了很不服氣,拿出水彩將畫圖上顏色,又拿給父親看,這次父親端詳了好一陣子,說了一句話:「這小子對顏色很敏感」,陳前民將這幅踩裁縫機的媽媽帶到學校,果真引起轟動,老師們都稱讚不已,顯示小小年紀的陳前民,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天賦。



人生苦盡甘來

然而,他那小小年紀初萌芽的繪畫才藝,卻隨著父親的早逝夭折了,陳前民回憶往昔,那時父親意外在白色恐怖中遇害,家中頓失支柱,家庭陷入愁雲慘霧的黑暗困境,連生存都有困難了,還談甚麼繪畫,陳前民將他對繪畫的喜愛埋藏起來,他進入嘉義高工就讀,畢業退伍後開始工作,他很努力地工作,因為內心深處懷著夢想,有朝一日賺夠了錢,不用擔心生計問題時,他一定要再畫畫。

陳前民在剛退伍就業時並不順利,當時他進入台灣鹼業公司高雄場廠工作,因為家庭背景特殊,居然找不到人敢替他做保,心情抑鬱忍痛三年後,他轉入台塑企業,後來到南亞事業部,負責化學顏料的調配,這個工作一向被同事視為燙手山芋,因為失誤率和失敗率極高,陳前民卻在這個工作崗位上表現傑出,或許是潛在的藝術細胞使然,他埋首研究色彩,整日與顏料為伍,總共調配出十餘萬種色彩,成功地運用在PVC的製作過程中,這份工作帶給他很高的成就感,一做就是十七年,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他後來協助友人經營化學工廠,事業相當成功,人生可謂苦盡甘來。



擺脫比較心

退休後的陳前民,經濟無虞,他運動、旅遊、攝影,日子很清閒,但他一直想學點什麼,做點什麼,讓生活與心靈更充實,幼時繪畫的種籽,從心底迸裂開來了,他想到幼時自己喜愛繪畫的夢想,想到父親繪畫藝術無人傳承的遺憾,他決定開始學習繪畫,初報名社區大學繪畫班時,他是班上最老的學生,但他不羞怯,抱著新鮮有趣的心情,他每天、每學期都不缺席,越畫越有心得,陳前民坦承剛開始畫畫時,每一次揮筆都會想到,如果是父親會怎麼畫這一幅畫,有意無意地模仿起父親的筆觸,結果發現怎麼畫都不像父親的畫,而且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他決定拋開執著,用一種隨興灑脫的態度作畫,慢慢地他找到自己的特性和畫風,現在的他,畫得無拘無束,開心又自在。



畫布上的春天

白色恐怖平反之後,陳澄波的畫重見天日,在國際藝壇受到推崇與肯定,陳前民和父親一樣,喜歡畫風景,山水尤其是他們的最愛,談到父親曾有一幅畫作〈玉山日出〉,被玉山銀行收藏,他因此和玉山銀行結緣,前幾年玉山銀行擴展分行,竟上門委託陳前民畫了〈玉山的春天〉和〈玉山的冬天〉兩幅畫,一幅掛在台南分行,一幅收藏在總公司,這樣的際遇,令陳前民有一種夢想成真的喜悅,更有一種終於傳承父親藝術血脈的滿足。

陳前民說,他並不想當大畫家,他畫畫純粹是出於個人興趣和夢想,而今在畫布和色彩上縱橫出一片天,可能是父親在天之靈的庇佑和鞭策吧,陳前民坦承自己個性一向尖銳火爆,但繪畫後越來越柔軟圓融,他說:不信可以問太太!

結褵五十年的太太笑著默認,他們兩人才結束中南美洲之旅,現在又在規畫六月到克羅埃西亞旅行,快樂自信的陳前民,雖然頭髮已白,但他的春天才剛開始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