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 人生就轉彎

李祖翔 |2011.04.23
2339觀看次
字級

「他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世界,看向天空雪花片片,陶醉著,很快樂,我卻不得不將他抽離,低喚一聲『要去刷牙了!』然後他勃然大怒,開始嘶吼。」韓珮彤的小兒子今年國二,是極重度的低功能自閉症兒,同時伴隨過動的傾向,為了照顧好兒子,她封鎖社交關係,本來和先生、大女兒約好要去玩的,也都因為兒子的情緒不定而作罷。

自閉症的孩子通常有很強的固著性,韓珮彤的小兒子也不例外,最愛玩衛生紙,搓成小條捲捲的,朝天空灑。兒子還有典型的重複自我刺激行為,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若無外力干擾,可以專注八個鐘頭,但韓珮彤說,身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學習、長大,所以得忍痛打破他們的想像,只是一拂他們的意,情緒立刻高漲,拍打牆壁、踹玻璃,還曾割破手腕、腳,必須送醫止血。 

幻想孩子是天才

想起小兒子剛出生的情景,韓珮彤就覺得自己傻。「他剛滿兩個月,醫生說是自閉症,我整天幻想兒子是天才,會和電影演的那樣,對音樂有極高的天賦,或者有特殊、過人的長才,後來才知道天才是屬於高功能的自閉症,多數低功能的孩子,不但智能有障礙,連自理都困難,他們的父母也從未因孩子傑出的表現而被表揚。」儘管訓練後,兒子現在能學會自己穿衣服、擦屁股,卻還得父母下指令才能完成。

一開始最讓韓珮彤感到心酸的,是孩子外型的成長,「小時候大家還能接受我兒子,覺得他帥、憨憨的,現在他一百七十公分,體能好,愛跳沙發,卻因智障的緣故,學習緩慢,氣質沒有跟著年紀、身高成長,可以說別人對他的疼愛,隨高度遞減,所以我不敢帶他出門,怕給人添麻煩,更不想和過去的同學、朋友提起家庭種種。」生完孩子的韓珮彤,生活圈僅圍繞在同樣擁有身心障礙兒的父母上,彼此分享育兒經。





小兒子狀況多,家人怎麼看?最初所有人都不能接受有這樣的家庭成員存在,大家的生活步調全變了樣、原有的休閒行程也都作罷,女兒是其中最不能認同的,她常想為什麼每次說好要去逛街、上餐館,都因為弟弟大吼大叫而取消?也怕班上同學知道她有這樣的弟弟,會很沒面子。在接受天使心家族社福基金會舉辦的「手足輔導」後,不僅是姊姊,全家人都改變了觀念,願意接納特殊兒。

韓珮彤表示:「我不後悔生了這樣的孩子,生了他,我就該調整習慣,我們享受他的特質,開心的時候彼此擁抱、親親,在他不吵時,我可以看書。」韓珮彤認為埋怨對人生和未來都不會加分,但轉念,人生就轉彎。

一般人很少察覺到手足輔導的重要,總認為一個孩子如此,身為他們的家人自然要學會適應和包容,有的父母甚至叮囑子女要背負起照顧弱兒終生的責任,一生未嫁或被迫長大,韓珮彤說,孩子終究是孩子,不能奢望手足「成熟點」!

她認為那樣的作法只是不願意面對家有特殊兒的事實、不願意找到對所有人都好的解決方法。

現在韓珮彤用正面的角度看家庭,好比答應帶女兒出去,就找臨時托育照顧兒子,先生也排出工作空檔,不犧牲女兒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後來一家都能體諒,變成兩個、兩個輪流出遊。韓珮彤強調,很多擁有特殊兒的家庭最後都破碎,因為每位家人都承受龐大的壓力,所以溝通很重要,「手足輔導」等於給家人抒發情緒的管道,轉念看見特殊兒帶來的美好,而非所降臨的不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