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鑑於近年來有關植牙及拔牙所產生的醫療糾紛和併發症有增加趨勢,衛生署最近公告,病人凡接受植牙或高難度的拔牙(例如拔智齒),醫師都應事先告知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及危險,並由病人簽署手術及局部麻醉同意書。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蘇鴻輝指出,以往牙科任何手術,因被認定與傳統進入開刀房手術有別,病人都不會被要求簽署手術同意書,但牙科除了補綴及清除牙結石等,其實有不少屬於侵入性的診療動作。
以拔智齒為例,有人輕而易舉就拔除,有人需耗費許多時間及力氣才能拔除,甚至出現下顎神經麻痺的意外,這種情況也許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機率,但部分病患卻因此出現不可逆的神經傷害,確實令牙醫師難以預防。
台灣假牙牙醫學會前理事長王茂生表示,智齒中有所謂「埋伏齒」,即是牙根深入齒槽骨,甚至有倒勾狀,這類病人經常是口腔顎面外科最棘手的個案。
此外,蘇鴻輝說,近年來不少民眾選擇比較能一勞永逸的人工植牙,但植牙手術的成功率並非是百分之百,可能與病人本身健康狀態如有無糖尿病、牙周病及抽菸、嚼檳榔習慣等,以及植牙後的個人口腔衛生習慣有明顯關係,這都需要醫病雙方有充分的溝通,才能避免糾紛。
蘇鴻輝強調,不論是植牙或拔牙,讓病患簽署手術及局部麻醉同意書,旨在讓牙醫師充分告知病患可能遇到風險,雙方在術前有充分溝通,並不是簽了同意書,就會免除單方面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