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超乎預期,迫使高鐵提早九年施工補強,為解決當地問題,工程會主委李鴻源昨天表示,將主動建議由他來負責協調規畫「總合治水計畫」。另外,行政院已核定「雲彰地區長期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預計將投入五百億元,在十年內全面查封私有深層水井,將民生、工業用水強制納管。
雲林、彰化地區主要地層下陷區域早期都在沿海,近年來移入內陸,超抽地下水是主要原因,目前下陷面積高達五百三十公頃,嚴重影響高鐵行車安全及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
李鴻源昨天首次赴立法院備詢,他直言,「新的工程啟用沒多久就要補強,是很諷刺的事」。他說,四年前曾接受嘉義縣政府委託,提出「總合治水方案」,希望一次解決嘉義東石、布袋一帶地層下陷及用水問題,目前此一方案經建會在處理,但因涉及五個部會十個署,溝通不是很順暢。
他強調,處理地層下陷刻不容緩,他將主動建議行政院長由他來負責協調規畫「總合治水計畫」,範圍則從嘉義延伸到雲林、彰化,並由產業調整來根本解決地層下陷,如此高鐵問題才有機會根本解決,否則種樹、種水、高鐵橋墩補強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李鴻源說,所謂「整合治水」是從產業結構著手,不是不能抽地下水,問題是在每年超抽四十億噸,必須定出一個地下水安全存量,然後先解決農漁民生計問題,以讓地盤下陷問題根本解決。
除了李鴻源主動請纓,經建會也已完成「雲彰地區長期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官員指出,若地層下陷持續惡化,高鐵十年後將進入危險狀態,不僅不准新水井開鑿,十年後私有深層水井全數查封,將目前雲彰地區每年十二億噸的地下水抽取量,減半到六億噸,希望下陷面積能限縮一半以上。如果國光石化落腳彰化,也不可能使用地下水。
官員指出,過去保育地下水的作法多在監測與研究,經建會的方案重點在於執行;如彰化農業用水放水西流,大量的水就這麼流入大海,應該予以有效利用,阻止流入大海,回收利用。官員並表示,要求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必須提供誘因,推動水交換的市場機制,把節省下來的水賣給工業。
經建會表示,方案落實後,可保障高鐵二十年以上行車安全期限,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