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狀態 一灣碧水一張琴

吳東權 |2011.04.11
872觀看次
字級

世間萬物,都有狀有態。狀是形象、神情;態是容貌、主張,兩字合併的意思就是我們口語上所說的「樣子」、「模樣」。

任何有形的東西都有其狀態,人有人的狀態、狗有狗的狀態、水有水的狀態、山有山的狀態,北宋畫家郭熙《林泉高致集》云:「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名畫家觀察入微,一年四季的山狀人態,在畫筆之下分得如此清晰,可不是?當我們看到藍天白雲,就想起了白雲蒼狗;看到了一灣碧水,就覺得它像一張古月琴;聽到了駝鈴,就想到塞北的沙漠。那都是聯想的狀態。

人間各界之中,猶如春花夏草,各顯芳姿,讓人一見便知其名;物理化學,也各具特質,呈現狀態,讓科學家有所辨識,如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狀態、玻愛凝聚狀態、費米子凝聚狀態、中子狀態、超導狀態、超流狀態、超固狀態等。《大英百科全書》說科技界對狀態的定義是:「熱力系在某一瞬間所呈現的可描述其性質的宏觀物理狀況。」

如果從宗教或科技方面去談狀態,那是很深奧也很枯澀的,倒不如回到我們身邊,只要細心靜觀宇宙萬物,就可發覺物皆有狀、人各有態。人人有件操心的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清晨一睜開睡眼,面對的就是天氣、家庭、交通、治安、經濟、政治、衛生、生活、父母、子女等等狀態,沒完沒了。每個人永遠都處在狀態中,也處在狀態外,有時了解狀態,有時迷失狀態,其實,無論各種狀態都如雲譎波詭,變動不居,但是千狀萬態之中最重要、最密切的應該要算是自己的健康狀態和精神狀態。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否健全,不是光看眼睛是否發亮、行動是否敏捷、興致是否勃勃、言談是否鏗鏘,而是還須從其意識、思維、情感、意志及其他主觀心理活動的總體表現去評估,也就是除了外表上看出精神奕奕、神采飛揚之餘,更要具備蓬勃向上的心力、成熟的心態、清晰的意識、縝密的思考,和堅強的鬥志。可見想要達到精神狀態的完美健全,還真是不簡單。

醫界檢查千千萬萬人的體能健康狀態之後,得到一項認知,就是很少有完全健康狀態的體能,只能說這個人有病或沒病,但即便身上看起來似乎沒病,其實也是有一些小疾的,幾乎每個人或絕大多數人都處在界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因此被叫做次健康狀態、第三狀態、中間狀態、游移狀態、灰色狀態、亞健康狀態。又添了這麼多狀態,有些我們可能聽都未曾聽過。

說到疾病,「疾」是指人身不易發覺的隱疾小病,如果未加治療,就會擴大發展,成為有感覺的「病」,所以在疾與病之間的健康狀態,就是亞健康,或第三狀態,漢醫稱之為「未病狀態」,和「已病狀態」有所區別。《皇帝內經》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意即治病須在小疾時下手,莫待病急亂投醫。

當我們處在亞健康狀態時,醫生可以從下列幾項狀態看得出來:

第一是心神不安、夜寐不寧;第二是容易出汗、經常感冒;第三是舌赤笞厚、大便不暢;第四是臉色憔悴、眼圈灰暗;第五是四肢腫脹、眼皮下垂;第六是指甲變形、出現斑點……

如有上述現象,就是亞健康狀態,也就是說已經進入生病狀態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