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家長學生 豈非另類恐嚇?

禹雋(台北市/教育工作者) |2011.04.11
1242觀看次
字級

恐怕是開中華民國教育首例,教育部長日前宣示,「如果學生敢恐嚇師長,家長找老師麻煩,一律報警法辦」。

我想請問教長,如果老師恐嚇學生(如以言語暴力羞辱智育成績不佳學生)、找學生麻煩(如已廢除髮禁,卻以服裝儀容不整刁難學生),也可「一律報警法辦」嗎?

如果教育現場出現只要我(學生或老師)覺得對方在恐嚇、找麻煩,我就就找警察、上法院,以法律作為評判彼此關係的依據,那麼校園所剩無幾的信任關係,要怎麼經營下去?

教長有沒有想到,孩子不就是還未社會化,不懂如何成為好公民,所以才需要教育?法律將十八歲以下列為未成年,制定較輕罰則,就是考慮到孩子心智未成熟,容易犯錯嗎?容易犯錯的孩子,不正需要大人給予較多關懷、包容與教導嗎?

經濟學的「賽局理論」認為,如果甲乙雙方需要維持長久的社會關係時,合作與互信會比互相算計、猜忌有助維持關係存續;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不是一兩天,更別說這組社會關係延續了數千年,如果校園開始好興訟,老師和學生還能敞開心胸、彼此信任嗎?

近年來醫病關係因好興訟而快速惡化,導致不少醫學系學生不選擇訴訟頻傳的外科,使外科人才缺乏

;教育如果也開始好興訟,恐怕不會阻止霸凌,反而會讓老師人人自危,更不敢管教,因為老師可報警法辦學生,學生也可告老師。

中國人尊師重道,是因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啟蒙學生的心智和道德情操,好老師會影響學生一輩子,是非常特別的社會關係,而這種關係過去是靠師尊的權威支撐,如今得靠老師實力,如果上位者無法認清時代的轉變,不處理不適任教師引發的不當管教問題,反而對學生與家長嗆聲,不也是另類「恐嚇」?

畢竟,學生會頂撞老師,恐怕是老師不當管教、情緒失控在先,但教育現場往往搬出尊師重道,把學生壓下去,卻很少反省老師。

教育部長無法使用掌握的資源,建立師生互助互信的友善校園,無法防堵黑幫、毒品入侵,無法遏止霸凌,只想便宜行事引進警政系統,壓制未成年學生,這樣毋寧是默認無法處理教育現場問題,更是在撕裂校園僅存的信任關係。

禹雋(台北市/教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