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倒數計時兩周,昨天開園一個半小時,就湧入五萬人,而且還有一百八十五萬張預售票未使用,若以一天使用五萬張預售票的最高紀錄計算,至二十五日閉幕,一百一十萬張預售票將成為「廢票」。
一百多萬國人擁有上億元的「紀念票」,坦白說不是很好的花博「印象」。
筆者學校上周五舉辦七年級花博校外教學活動,雖然學校與花博場館並不算遠,但有許多學生是第一次「嚐鮮」,學生都很興奮,但一次的花博之旅,基本上只能算走馬看花,收隊後,意猶未盡的學生依依不捨,希望「再來」的聲音此起彼落,相信多一些時間讓美麗力量發酵,應該是眾所期待的。
或許花博有檔期限制,而且「預售票等同於雙方買賣契約」,所以貿然做其他用途,恐怕會引起更大的糾紛,但最後兩周要消化一百多萬張預售票,是很困難的事,而且,花博閉幕後,部分熱門場館仍繼續營運,台北市府擬將花博打造為「花博紀念園區」,要以基金會方式統一管理,「永續展覽」理念已有雛型。
既然如此,建議台北市議會修改使用辦法,讓一百多萬與花博失之交臂的國人,能憑票參觀繼續營運的場館或紀念園區,有彌補遺憾的機會。
林泉利(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