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到一位北京朋友家中做客,飯後他很驕傲的拿出個鳥籠,裡面有隻鳥,從脖子到胸口都是紅色的,我因為從小對尖嘴的東西都不是很喜愛,所以並沒有很在意,聽著主人的介紹,慢慢地倒引起了我的興趣。
這隻名為「紅點頦」的鳥可不能小覷,當年可是清朝八旗子弟最喜歡的。以前的規矩很多,八仙桌上不能隨便擺東西,唯有這種鳥可以上八仙桌,由此可知它的尊貴,北京人之所以喜歡養這種鳥,跟這個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紅點頦」養起來非常講究,吃的是羊肉、蝦粉、雞蛋、綠豆麵、玉米麵等混合的飼料,每天還得另外餵食鮮羊肉。住的更是不得了,掛鉤、蓋板、鳥食罐、鳥籠,都必須是名家的,整套配置好,最起碼要上萬元人民幣。至於牠的身價,一隻好的「紅點頦」甚至可以賣到十萬元人民幣。
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家也買了第一隻「紅點頦」,可能因為是野鳥的關係,所以很難馴服,整天在籠子裡跳來跳去,撞來撞去,只要人一靠近,就拚命地撲著翅膀。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慢慢的見到人才不再害怕。
有一天,覺得我們家陽台怎麼突然來了好多隻鳥,一看居然是那隻「紅點頦」在唱歌,這種鳥可以學各種鳥的聲音,真是讓人驚喜,難怪那麼多人喜歡牠。
之後,我們常去官園的花鳥市場,那是北京人愛去的鳥市之一,平時就可以看見一些老北京帶著心愛的鳥到那裡去遛,互相交換心得,有時會爭論得面紅耳赤的,引來一堆圍觀群眾。尤其是五、一假期和十、一長假時,那裡的鳥最多:有紅子、鸚鵡、家雀、紅/藍點頦,甚至還有貓頭鷹、老鷹。
最有趣的是老鷹由小到大一字排開,每只鷹還戴著眼罩,非常的可愛,讓人忘了牠們是如何的凶猛。可惜的是,由於市區的建設,官園鳥市已被拆得只剩一小部分了,即使如此,那裡還是我們一家人最喜歡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