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鳳和偕鸞都是寧國府賈珍的小妾,年輕貌美。改琦雖只畫出佩鳳一人,已具代表性。此二姝在《紅樓夢》中份量很輕,但從她們參與賈府子弟的休閒活動,可以略知這個大家庭的尋常生活一二。
在第六十三回中,正逢寶玉過生日,大家擊鼓傳花,玩得不亦樂乎。暫停時,佩鳳和偕鸞就到外面去透透氣,順便玩起鞦韆來。寶玉看了,便要幫她們兩人推送,佩鳳慌忙拒絕,說:「罷了,別替我們鬧亂子,倒是叫『野驢子』來送送使得。」寶玉一聽,便知她們是在笑他給芳官取「耶律雄奴」的名字聽起來像野驢子。由此可知佩鳳跟寶玉相處,並不因自己是小妾而有所顧忌。
其次是賈珍在其父賈敬升天後,因居喪期間,初期還不敢作樂,僅以習射為名,呼朋引伴來較射,後來竟演變成大開筵席,輪流作東,甚而席間還有孌童陪酒。之後到隔年中秋節前夕,又以賞月之名,殺豬宰羊,吃喝起來。酒足飯飽後,還讓佩鳳吹簫、文花(另一小妾)唱曲,高樂不已。改琦圖中所繪正是吹簫的佩鳳,手中所執乃一紫竹簫也。(七十五回)
其實這一段精采的還在後頭,當時賈珍正行樂時,忽聞牆下傳來嘆息之聲,他忙問:「誰在那裡?」連問幾次,都沒有人回答。此時,其妻尤氏則說:「必是牆外邊家裡人也未可知。」賈珍立刻斥為胡說,因此處四面一向無人居住,且過牆又為祖先的祠堂。話還沒說完,一陣陰風吹來,月色頓時轉黯,弄得大家汗毛直豎,賈珍酒也醒了一半,掃興不已,只好散去。
外籍學生對佩鳳與偕鸞雖沒什麼深刻印象,但對後一段的情節倒是頗為好奇,都在猜到底是誰在牆下發出嘆息。有人說是早逝的秦可卿,因她曾入王熙鳳夢,告訴她「盛筵必散」,而且要她多注意賈府家產及後代子孫教育問題;也有人認為是剛去世的賈敬,由於生前已看不慣賈府的奢靡浪費,進觀修行,一心為自己煉丹,升天後見子孫不肖,不免發出長嘆;當然也有人猜是賈府祠堂裡的歷代祖先。
其實在《紅樓夢》第五回中,雪芹已預言「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前句指的是賈敬求仙修道,未盡家長教育子女之責,後者說的是賈府敗亡的元兇在於寧國府。那麼發出長嘆的人(或鬼)到底是誰呢?答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