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最近許多考生、年輕人長期便祕,到奇美醫學中心就診,中醫部研判與年輕人生活習慣改變有關。主治醫師邱碧瑩指出,民眾常買成藥長期使用,易致依賴性、副作用傷身,找中醫治療,較能治標兼治本。
邱碧瑩表示,現代人精神壓力大、生活步調快又緊張、缺少運動、飲食不均衡,便祕成門診最常見問題,不治好易引發口臭、痔瘡、大便失禁、失眠、頭痛、血壓控制不良等後遺症,生活品質低落。
她說,長期用瀉劑或浣腸劑,腸道自主蠕動能力會下降、退化,加重藥物依賴;也可能因而忽略引發便祕的重病,延誤早期治療時機。
西醫治便祕手法大同小異,中醫不一味用瀉藥使身體更虛,依氣虛、血虛、陰虛腸燥、氣滯、實熱等各種不同成因,靈活運用方藥治療,能提升臟器功能,且不易有副作用。
她說,門診常見年輕人為減重擅自服用助便劑、愈吃劑量愈重;老年人腸子無力大便困難,圖方便自行浣腸通便;術後腸沾黏腹痛便祕苦不堪言;便祕型腸躁症患者則常到處求醫尋訪祕方;不僅無法適切治療,反而衍生許多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