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應被遺忘的青年節

 |2011.03.29
1401觀看次
字級

三二九青年節,在過去會有盛大的慶祝活動,青年們人手一面國旗參加遊行、演講,舉辦各種青年藝文比賽,還會公開表揚傑出青年,不僅對青年有鼓舞作用,也含有薪火相傳的意味。時至今日,這個節日已經逐漸被淡忘,政府不重視,青年們也寧可宅在家中不問世事。

青年節是紀念在廣州起義的七十二位熱血青年,他們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當時年紀都在二十歲上下,為國家民族之存亡絕續,拋頭顱灑熱血,其行為「驚天地、泣鬼神」;與時下宅在家中不問國是的青年,不可同日而語。

他們每個人都是有為的文藝青年。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任何人只要展讀首句「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莫不熱淚盈眶,「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膻,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這種胸懷何其高尚。

方聲洞的《赴義前別父書》:「夫男兒在世,不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讀來義憤填膺。安慶起義失敗被捕的女子秋瑾所寫的《滿江紅》,訴說著她滿腔的愛國熱忱:「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折磨。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讀之都要落淚。

當年他們豪邁的胸懷,悲壯的義舉,至今仍撼動著人心。然而時隔百年之後,比較現代青年關心的話題,他們只關心自己的事務,大部分時間守著電腦玩遊戲。過去必修的「社團」學分乏人問津,對政治也沒有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政治上只有統獨論戰、藍綠分野,沒有新鮮的議題;二方面是政治人物只有在選舉時才想到青年,提出來的也多半不切實際,完全是為了一時選票,而不是真心關切青年的發展。

年輕人面對強大的壓力,自顧猶且不暇,那有閒工夫管國事?在校生要面對未來投入職場的競爭壓力,許多人沒準備好只能窩在校園內慢慢唸碩士、博士;年輕上班族要為生活打拚,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居家都不易,有些不敢結婚,結了婚的不敢生孩子,生了孩子要張羅保母費,還有餘暇管政治嗎?

年輕人對未來沒有太多的憧憬和希望,他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好好生活下來已經不容易了。當然,也有許多青年典範,不過,他們都是在自己努力下所獲得的成果。因此,政府應該為年輕人設想,真正提出一套有前景、能夠落實的青年政策,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春雲濕黃花。」這是革命黨人黃興獻給死難青年同志的輓聯,時隔百年,七十二烈士的忠勇愛國情操、慷慨赴義志節仍然是青年的典範。這樣的精神值得時下青年追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