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福慧家園本季第十場主題講座,三月二十日展開別開生面的「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對談,由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主持,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主任慧裴法師、終身學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旺、舒建中律師事務所律師舒建中與談,全場七百五十人聆聽。
慧讓法師首先說明「佛法與法律不同」、「佛法與法律也可以結合」。舒建中律師分享法律的重要性,他表示,人類原無「法律」,因人與人發生利益衝突,憑藉武力解決,為了和平相處,慢慢依「習慣模式」處理,進而產生「法律」。佛法中,受持五戒是屬良心道德,法律則是強制力量,犯法就得受懲罰。
王德旺董事長提出「終身學習」概念,他早期為政府稅務人員,數十年前體會到環境變化太快,必須不斷學習,因此先後開過會計師事務所、紡織業染整工廠,從一竅不通到開業,都是透過學習而來。經驗告訴他,開工廠風險很大,工商業人士要跨領域學習,只靠舊的武器打不過新的競爭力。
王德旺強調「終身學習」的成本最低,投資報酬率則是最高,並說「生命的力量」與學佛有關,勉勵大眾在逆境中要有勇氣,跌倒了要記得換一個姿勢,不要一直平躺。他說,人生真正快樂來自精神面而不是物質,自己能夠終身學習,靠的就是學佛的力量。
來自新加坡的慧裴法師,分享新加坡彈丸之地為何可以成功。新加坡原本只有少數馬來人,後來新移民不斷遷入,地小的新加坡沒什麼資源,唯一的資源是「人口」,然而不同種族的人們,思想、習慣、文化都不同,因此人的教育很重要。
他指出,新加坡成功的祕訣可歸納為三點:人的教育,提升人的品質、政府官員的執行力、人民對政府官員的信賴。
慧裴法師也指出,叢林學院日常規矩要求嚴格,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無我、學習轉念,能嚴格自我要求,都是突破自己成長的資糧。
「佛門的規矩、戒律是什麼?為什麼要皈依、受持五戒?」永本法師表示,皈依、有信仰,才不會做壞事;受持五戒,懂得尊重別人不侵犯他人,可防範做錯事。
永本法師還表示,「律」是共同遵守的規矩,持戒根本精神在於不侵犯他人,持戒也是在保障我們身體、財產、名譽;持戒不是在約束我們,反而因持戒不會做錯事,而得到「解脫」。
「佛法是上游,法律是下游;上游清淨了,下游自然也就清淨」,慧讓法師總結說:「佛法重視愛、慈悲的攝受,法律強調力的折服,對這個社會,有時用愛、慈悲來攝受,有時也須力的折服。只有愛、慈悲,不一定能令人服從;光是用力來制裁,也不能令人心悅誠服。若能兩種兼具,將是『和諧社會』的一帖良方。」慧讓法師強調,出世間法與世間法是不二、是合而為一的,兩者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