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聖者之心

滿濟 |2011.03.25
1078觀看次
字級

我不在佛陀紀念館,就在往佛陀紀念館的路上。

這句話是十年前佛指舍利來台最後一夜,我從台北南下,參加在高雄體育館的「通霄念佛」。白日我在佛紀念館,那一夜我和萬人齊聲念佛,夜涼如水,明月當空,驚奇的是一場沒來由的細雨紛飛,大地頓時猶如下了一場瑞雪。

金剛護法抬舉著佛指的寶座入場,維那師舉腔:「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剎時,我淚如泉湧,一顆小小的心像有萬馬奔騰著。雨如白雪紛落,彷彿照見千年聖者潔白無染之心。

十年前佛陀紀念館還是漫天荒野,每次回山,一定往那聖者之路行去。一步一步的感受佛陀圓滿人格的芬芳。世上有什麼人?可以為了聞一偈捨命?可以不忍虎子被吞食而投身飼虎?走在聖者之路遙想著……有一回,傍晚時分,緋紅的晚霞布滿天際,驚奇的是耳邊傳來陣陣震天的鐘鼓聲。許是這佛陀紀念館日後不只是萬萬人的朝聖之地,這靈山寶地將代代有聖賢出世,為救度沉睡的眾生。

十年後,宏偉的主塔赫然立於藍天之頂,八座代表正覺之塔也陸續完成。

二○一○年中秋夜,大師集合僧信二眾齊聚於佛館共度佳節,黃昏時,天色未暗之際,我拍下這千載難逢的一會。大師開示大眾安心之道:有了佛陀紀念館,佛就在這裡,佛在之處,你若無法安住身心,再大的世界,你又能去那裡?翻動手機儲存的相本,遠方的寶塔竟然出現虹影。晴日有虹,真是不可思議。

入座的大眾享用著熱熱的羅漢菜湯,吃著應景的柚子,平時也許僧情不比俗情濃,但此刻,這點點滴滴的道情法愛似蜜入心。

二○一一年元月大眾晨起用完早齋即往佛館出坡。蒔花植草,人人手上守護苗芽如珍珠。整整一個月,寒流來或離開,花照種,草照植。為了早一分鐘趕到目的地工作,每部貨車都擠得滿滿的,大家都開玩笑說,這真的很像在逃難。坐在搖搖晃晃的車中,不時會聽到:小心,站穩,抓好哦。那音聲無比的慈悲。平時大家各據不同的辦公區域和不同的職務崗位,這時候,深深的感受到,同吃一鍋飯,同在一艘船的手足之情。

忙完二○一一年農曆的新春,才得偷個浮生半日閒,出發往佛陀紀念館的路上。轉到入口處,禮敬大廳已架構完成了,直通的大道,兩旁的花海開到不是怒放兩個字可以形容的。鏡頭攝入,那紅黃紫橙……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聽懂大師說的「北有花博,南有佛館」。台北的花博是花費數十億完成的,山上的佛館是全山千人用雙手、用勞動,親自建設的一個人間淨土。

這一座花海猶如山上每一顆心的顏色所現,他們簡居山中,因為純靜,心才能開出這樣的紅黃紫橙的絢爛多姿。

「我的母親,在去年的耶誕節前夕,一次感冒,很快的離開了我。我開始懷疑虔信觀音的母親,為什麼會遭受這樣的卮運?」

「因為媽媽的誠心,得免於遭逢長期的病魔之苦,你要為媽媽感到高興呀。媽媽也許不在,但媽媽的愛都在你的心中。你要把媽媽的慈愛和對觀音的信仰傳下去……」

這是我用e-mail回覆一位遠居海外的朋友的質疑。

對於生命,依然一無所知的我,也曾走過失去親人的椎心之痛,與思念萬縷的糾葛纏綿的哀思……死亡帶給我們,也許會有一段路是泥濘難行,是望不盡的長夜,但我相信,愛是心底最美的召喚,它將讓我們越過泥濘與沙漠,願意再鼓起勇氣,仰望發光的星空。

我不在佛陀紀念館,就在往佛陀紀念館的路上。是呀,願你我,生生世世,飽經人間的憂患與流盡愛別離的淚海後,轉個身,與我同在佛陀紀念館的路上,慢慢地,慢慢地,行走……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