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中,悲歡離合的故事太多。一位英國大兵在世界大戰期間寄給姊妹一封家書,九十四年後才輾轉送達,只是,此時寄件與收信雙方早已天人永隔,來不及看到家人的最後言語。
這篇報導讓我想起自己的家書,突覺好陌生,寫,還是照寫,但短得只剩兩行,也不必貼郵票,幾秒鐘就靠電腦傳到。小小的信箱幾乎被帳單塞滿,偶有一張手寫祝福卡片,也是隻字片語,家書、情書好像都是上輩子的舊事,網路的確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寫信行為,包括我自己,案頭上的筆經年不用,墨汁乾得像一枝枯木。
ipad問世後,我借了一台試用,鍵盤敲擊的快感被觸控手寫取代,讓我在螢幕前發愣許久。想起電腦進入我的寫作天地時,執意的半寫半敲,筆,是我們這一代文藝女青年信守的懷寶,書寫著,看著黑色的字一個個填滿白色紙張,以筆抒懷,以字問情,覺得自己有生之年能貢獻社會的,就是一份書寫的熱忱。
以至於,不肯讓鍵盤與滑鼠太快取代心愛的筆與墨,直到有一次去周玉蔻家一起寫稿,她坐在電腦前敲得很有節奏時,我還呆呆的托著一塊木板,盤腿坐在沙發上振筆疾書,兩相對照下,頓時有種落伍得跟不上時代的些微嘆怨,周玉蔻眼睛盯著螢幕,只把聲音傳過來告訴我說,自己也不敢相信,居然有一天會「棄筆從電」到如此地步,一旦使用習慣,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當時,我認為自己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才能適應這轉變,沒想到,衝向前的速度勝過前輩,如今全靠電腦敲字,手寫字跡已陌生到不像出自自己。
時光流轉,從筆墨到筆電,再到ipad觸控手寫,寫作生涯猝不及防的必須向科技臣服。ipad會終結筆電嗎?我問桌上那輕巧限量級電腦,它愈無語,我愈不捨,當年丟筆的同樣失落心情不禁重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