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羅智華台北報導】日本遭受強震重創,日本當局迅速啟動各項應變機制,展現紮實的防災教育根基及政府高度專業效能,此事件也讓台灣民眾省思,同處於多地震島國,政府與民間做好防災準備了嗎?
氣象局的觀測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平均每年約發生一萬八千次地震,其中一千次為有感地震,而日本也為多地震國家,從阪神大地震開始,就強化防震應急演練,並提升建築物的耐震規範,並定期在學校和辦公場所舉行地震演習。
一名曾至日本當交換學生的鄭同學回憶,大多數日本人對於防震演練流程都十分熟練,家門口放一個背包,裝入瓶裝水、壓縮或罐頭食品、急救包、現金、衣物、收音機、手電筒和多節新電池更是基本常識。
政府各機構也定期演練在第一時間發布地震預警和疏散命令,提供避難所內的人員食品和毛毯,一再演練,不容一絲馬虎,每次防災教育課程,都以嚴謹態度面對。他舉例,日本訂每年九月一日為「地震演練日」,都會進行全國演習,如搭乘地鐵,工作人員都迅速疏散乘客,所有公共運輸緊急喊停;但台灣防災演習常行禮如儀,不少專家都直言台灣的防災教育,還有加強的空間。
消防署公關科科長林冠正也表示強調,日本東北強震,讓台灣民眾的防災意識提升,消防署未來也將針對所有防災演練及措施,加強宣導,做好萬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