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大學學生參加南韓文化研習營,體驗吃缽飯,讓他們明白食物的重要性。圖/南華大學提供
【本報大林訊】嘉義南華大學十五名學生在寒假參加南韓文化研習營體驗,日前談起,仍覺得趣味橫生,對於在南韓「吃缽飯」,更是印象深刻,學生表示,八天南韓遊學的收穫滿滿,「比讀萬卷書有用多了!」
南華大學安排學生利用寒假前往南韓姊妹校東國大學慶州校區,及釜山弘法寺等地展開文化交流,內容包括韓語學習、文化及宗教研習參訪,並分組讓兩校學生交流,深入體驗南韓在地文化。
歐洲研究所研究生蔡函君表示,這次文化交流,特別體驗南韓傳統飲食的製作與品嘗,例如炒年糕及製作泡菜煎餅,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新鮮又有趣,每組製作的口味都不同,還有體驗穿著傳統韓服、認識茶道等。
學生說,與南韓學生交流,以英語對話為主,加上手語及不同體驗活動,很快就融入當地生活,尤其在homestay體驗中,感覺最特別的就是南韓人吃飯不是坐在餐桌旁,而是圍繞客廳長桌後席地而坐,且住家大多有兩個冰箱,一個用來保存一般需冷藏食品,另一個專門冷藏自製泡菜,是南韓家庭特色之一。
學生表示,最難忘的體驗是在南韓的最後一餐「吃缽飯」。「吃缽飯」的座位安排必須長幼有序,由年輕人服務長輩,四個缽碗分裝清水、飯、菜、湯,用餐不可留下飯渣,必須吃乾淨,用餐後,以蘿蔔片擦拭缽碗,再用水洗滌,最後才把水倒掉,藉此教導「食物得之不易,不可浪費」的觀念,感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