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翁云真專題報導】儘管台灣各城市吸引人到訪的地方不少,但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像是無障礙設施就是不少旅客眼中有待改進的一環。
擔任國外旅遊領隊多年的薛佳鳳表示,曾有日本旅客跟她抱怨,台灣只有特定熱門景點或百貨公司才設有無障礙廁所,數量不夠普及。薛佳鳳以日本為例指出,不同於桃園機場的老舊輪椅,日本機場提供的輪椅不但款式較新穎且設有凹槽式剎車,安全把關更有保障。關西機場手扶梯還有專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特殊裝置,讓輪椅使用者也能輕鬆坐上手扶梯。
薛佳鳳再以日本的美術館為例指出,她曾走訪日本熱門的美術館景點,發現許多美術館還貼心地為身障者提供可以升降的輪椅,不僅讓身障者在參觀美術館時可與常人一樣調整適合觀看的高度,也更能隨心所欲觀賞創作,但反觀國內的美術館,則都還只是提供老舊輪椅,對於身障人士觀賞藝術的切身需求,其實沒有太大的實質幫助。
對此,任教於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經常帶團前往歐洲參加創意發明展的徐義權亦有同感。他表示,像是台北市街道就有不少騎樓、人行道高度不一致的地方,甚至還有商家占用騎樓空間做生意,影響行人通行權利,諸如此類的不足之處,都是一個城市隨著時代更迭時,應該「與時俱進」的地方。
「很多地方只要多增添一些小小的貼心,就能深植人心。」薛佳鳳表示,若台灣也能向鄰國見賢思齊,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多旅遊的方便與貼心,不但有助於台灣觀光品質的提升,還能讓人印象深刻,藉此吸引更多旅客造訪台灣,可說是一舉多得,對政府來說更是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