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蕩】小窗幽幽無垢塵

方華 |2011.02.08
1423觀看次
字級

冬末午後,坐在桌前,木然地看著窗外的枯敗與喧囂,甚覺無聊。於是決定收拾一下淩亂的日子。整理書櫃發現一本薄冊子,一看,原是明代陳繼儒編著的《小窗幽記》。也不知何時購買,就這麼遺忘在角落裡了。

信手翻了翻一些人生回味及入世出世的精短格言。第一則內容是:「飲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掩卷沉思,想自己及身邊的生活何不如此?一語警醒夢中人啊。

正當庸碌寂寞,於是興味頓生,泡一壺釅茶,重新坐到案前,沉心研讀。等茶盡掩卷,已是日暮西斜,胸中感覺正如書中所言:「聽得春花秋月話,識得如雲似水心。」

《小窗幽記》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集,文字清新,格調高雅,論事析理,極富哲思。其所選,雖是格言警句、小品短語,但涉及修身、養性、經商、從政、居家、處世等方面,細細讀來,頗多感觸與啟發。

比如「醒」篇,抒發的是淡泊操守、真誠厚德的情懷,所謂「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而「情」篇,則標青山舉綠水借詩書假草木,體現人間真情;「幾條楊柳,沾來多少啼痕

;三疊陽關,唱徹古今離恨。」讓人嗟夫讚歎。讀「峭」篇,以一句句思辨的語言警示世人,欲成就事業,不僅要有超凡之心、高雅之志,同時還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憂患意識,是為「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則世緣易墜;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則空趣難持」。

「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傑。」「人多有嗜節,當以德消之。」「一失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小窗幽記》多的是這樣一些充滿睿智的語言,像一縷檀香,醒腦而清心。在這縷清幽的氣息裡,我彷彿看見了一個睿智的長者,衣袂風捲,且行且吟。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當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也更加頻繁與密切,人人皆須修身養性,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一套立世的哲學。而好好讀一讀《小窗幽記》,領悟其中的人生臻境,實是對生活的充實與享受,也是一種人性的薰陶與昇華。

「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一偈不參,而多禪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曉,而多畫意。淡宕故也。」物質高度發達的年代,人在追名逐利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身心的培植,精神世界顯得極度匱乏,我們總是埋怨生活的艱辛與苦澀,也或似我一般,在這個冬日午後甚覺生活的乏味,實是不能「淡宕」的原故啊。

讀罷掩卷,咀嚼品味,彷彿乾渴的喉嗓飲入一口清茶,蒙塵的窗戶拭盡一方天地,落垢的心被一柄拂塵在輕輕一揮間,撣去了骯髒。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