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專題報導】世風日下,製造假車禍及肇事責任歸屬不清的問題時有耳聞,這樣的情況也讓保險理賠公司在審核理賠金時存有疑慮,不僅造成審核理賠金的時間過長,甚至還會有理賠金「發不下來」的情況發生,也讓保險員、車主傷透腦筋,但隨著「行車紀錄器」上市,這些問題有了解決的契機。
「鄭小姐,不好意思,車子發生擦撞了,需要申請理賠檢驗。」一聽到客戶來電,業務員心就揪一下,就怕又是一樁假車禍真詐財。
保險業務員鄭伊伶表示,當客戶來電要求理賠,「證據」的來源就很重要,不是一句「我出車禍,要理賠」就可以申請理賠,日前更是常耳聞利用假車禍詐領保險金的事件,為此,保險公司可是「學乖了」,不僅審核更嚴苛,「舉證」的證據,才是申請理賠的依據。
曾開車發生擦撞的高振洋表示,以前發生車禍要求理賠時,業務員總愛「問東問西」,好像把他當成要詐領保險金的壞人一樣,心中不免會想,車輛損傷事小,牽扯到有人受傷時,路口監視器又沒拍到,或是缺少目擊證人,難道只有隨保險公司喊價以及自己認賠的份了?有鑑於此,提到市面上最夯的行車紀錄器,他笑著說:「買一部,最安全啦!」
「請問有行車紀錄器嗎?」鄭伊伶不好意思的說,實在是有太多假車禍的案例,不得不自保,只能依「證據」來申請理賠;她指出,以前一接獲客戶來電,會先詢問現場狀況,有否作筆錄,但現在有了行車紀錄器,在舉證這塊,除了能快速釐清是否為假車禍的案件,還可立即協助客戶處理,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加快理賠金額的核發速度。
此外,鄭伊伶指出,民眾每年申請車險理賠近百萬件,有部分民眾在理賠過程中會以「私下和解」的方式解決,為此,她特別強調,保險公司最忌諱的就是「私下和解」,保險公司絕不會依私下和解的條件予以理賠,還可能會影響當事人的理賠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