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選》經典名句】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編著文心工作室 |2011.01.21
4138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霑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東漢‧張衡〈四愁詩〉

讀懂名句

我所思念的人在泰山,想去找他,又難越過梁父的險阻,側身東望不禁淚沾衣襟。美人送給我一把金錯刀,我要用最好的美玉來還贈他,但路途太遠,無法送達,徘徊無計,怎不使我心中憂傷,使我煩惱呢!

文章背景

一般人所知道的張衡,是在中國古代科技史留名的張衡,他發明了測量地震的「地動儀」、模擬天體運行情況的「渾天儀」。但張衡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這也許是一般人所不熟悉的。

張衡這首〈四愁詩〉在中國文學史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所謂「承上」,是他同時繼承了《詩經》重章疊詠的民歌傳統,以及《楚辭》香草美人的文學源流;所謂「啟下」,是此詩在形式上通篇七言,雖然每章第一字尚有「兮」字,但已是文學史上七言詩的鼻祖,對後世七言詩的形成有重大影響。

〈四愁詩〉共有四章,首章敘述對東方美人的思念,想要追尋卻不可得。這裡的「美人」,古人解釋為「君主」,但在今日,也可解釋為對理想的追求。接著二、三、四章,作者把首章東方的泰山分別換成南方的桂林、西方的漢陽、北方的雁門,同樣都是「欲往之」而有所阻。

此詩意旨可與《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互相參看。

新說名句

「美人贈我金錯刀」中的「金錯刀」,本是古人施用於器物的一種裝飾方法。黃金自古便很貴重,考古發現,古人在銅器、兵器、印紐、鏡子,以及旗桿上都曾刻畫錯金的紋飾。

唐朝詩人孟浩然曾在〈峴山作〉一詩中記錄他釣到美味的「槎頭←」(即今所謂的「武昌魚」),寫道:「美人聘金錯,纖手膾紅鮮。」這裡的「金錯」指的是有金錯裝飾的刀子。北宋梅堯臣也有詩云:「金錯刀,連環交刃吹鳳毛。美人贈我萬錢貫,何必翦犀誇孟勞。」

王莽在居攝期間,還是假皇帝時,曾進行了一次的貨幣改革,他仿照先秦古錢鑄造了一種刀錢。錢體由刀環、刀身組成,刀環如方孔圓錢,穿孔上下鐫有陰文「一刀」二字,以黃金鑲嵌其間,光燦華美。刀身篆書「平五千」三字,意指其錢相當於五銖錢五千枚。這種貨幣就稱為「金錯刀」。

當時黃金一斤值萬錢,兩個金錯刀便可兌換黃金一斤。這種金錯刀脫離錢體實重,是一種「以值代重」的虛價貨幣。同時王莽還規定黃金不准在市面上流通使用,強迫民間以黃金兌換金錯刀,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秦時明月漢時錢,不信金刀值五千,自笑床頭無一物,寒傖空對阮囊眠。」

據說到王莽新朝滅亡時,宮中藏有黃金七十萬斤,約相當於現在一七九二○○公斤。但金錯刀工藝水準的精美,在中國貨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為歷代收藏家、鑒賞家所重視,歷代詩人也寫下許多讚美的詩句,如杜甫〈對雪詩〉:「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梅堯臣〈送甥蔡駰下第還廣平〉:「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鵝眼」是南朝時私鑄的貨幣,一千錢長不滿三寸,謂之鵝眼錢,是一種劣幣,正與「金錯刀」形成對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