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美國國防部長蓋茲訪問北京時,大陸殲二十戰機試飛成功,成為繼美國與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生產超音速隱形戰機的國家,頓時中、美之間的軍事角力成全球焦點。日本積極的提出購買新型戰機F-22,印度除全力研發自製戰機,也有意購買新型戰機。美國本來已大力削減國防預算,現在則加強研發新的戰機;除了可以上太空的X37B之外,還積極研發三種偵察與攻擊的無人飛機。一場軍力較勁,隨著殲二十戰機試飛成功,浮上檯面。
此外,恰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之際,傳出大陸與北韓已達成協議的消息。北韓允許中共軍隊進駐北韓東北部的經濟特區—咸鏡北道的羅先特別市。這是自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中共軍隊從板門店軍事停戰委員會撤離後,十七年來首次重返北韓。在南北韓軍事情勢緊張之際,此舉也給區域關係帶來各種想像。
台灣也未能置身事外,日前華盛頓時報專欄披露,歐巴馬政府已私下敲定一項對台灣出售武器的方案,金額可能達四十億美元
;但相關細節要等胡錦濤離開華府後才會公布。這項方案包括可升級台灣現有一百四十五架美製F-16戰機所亟需的裝備,更新這些已趨老舊的戰機配備的航電系統、引擎及飛彈。與此同時,中興大學與國防大學合辦「兩岸談判兵棋推演」,參與學者建議兩岸除以海基會、海協會為主要對談管道外,也應建立軍事熱線互動機制。
自從馬政府上任後,兩岸領導人分別在重要場合強調兩岸和平。中共明顯已經揚棄以往「血洗台灣」、「武力解放台灣」的論調,轉而採取了溫和理性與善意的態度。馬英九總統也展現了互利共榮、追求雙贏的施政理念,兩岸兵戎相見的可能性已極小。但在目前雙方仍有武裝對峙的情況下,短期而言最怕擦槍走火,長期而言雙方如何建立軍事互信,有必要先行建立軍事熱線互動機制。逐漸達成兩岸簽署互不侵犯協定,真正落實追求兩岸和平的目標。
拚命買武器,兩岸在軍事實力上較勁是雙輸的局面,萬一發生戰爭,兩岸將同受重創,都是輸家,所以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兩岸領導人早已心知肚明。
中共與美國的軍事較勁,引發全世界的關心,大陸殲二十戰機明顯是針對美國而來,據報導中共正在研發名為「雪鶚」的第四代戰機,這種戰機類似美國正在開始量產的F-35的輕型隱形戰機。對於這些發展,我們應該極度關切,台灣人民更應明白,武器的較勁是無底洞,勞民傷財,永無止境,蘇俄的貧窮,就是被武器所累,錢應該用在增進國人福祉的用途上,不必將有限的資源浪費在武器競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