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新豐地標紅拱橋 存廢未卜

 |2006.07.24
459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豐訊】新竹縣新豐鄉最著名的「地標」,紅樹林生態遊憩區的紅拱橋正陷入存廢與否的拉鋸戰中,生死未卜,暴露在濃烈海風中的巨大鋼材卻早已腐蝕嚴重,表面蝕痕斑斑,連機車族都紛紛搶上,險象環生,鄉長鄭清漢呼籲「中央、地方休兵,早日搶救拱橋」。

紅樹林地區生態保育團體指出,砌建約十六年的紅拱橋,全採用鋼材塑製,但早年鋼材質不佳,加上巨大拱橋,日夜暴露在含鹽濃重的海水海風中,鏽蝕嚴重,已被評列作危橋,到了勢必要重建的地步。

鄭清漢說,交通部觀光局雖然同意補助上千萬元,重建新橋,但學者專家建議,紅樹林生態區不應有人工塑造結構物矗立,破壞天然美感,堅持拱橋不得再畫過天際,阻礙紅樹林的天然畫面,「廢拱」卻激起地方強烈反對,造成中央、地方正在角力,歷半年未決。

就在中央、地方僵持不下關卡,紅拱橋卻日漸摧殘,不僅巨大鋼梁鋼柱鏽蝕加遽,機車、腳踏車也肆無忌憚,呼嘯而過,加深拱橋危機。

保育界人士認為,歷十餘年發展,紅橋幾已融入地方歷史,成地方人集體記憶,變成生態區一部分,中央與地方歧見,宜儘早化解,雙方攜手合作,共創生態區輝煌的明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