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豐訊】新竹縣新豐鄉最著名的「地標」,紅樹林生態遊憩區的紅拱橋正陷入存廢與否的拉鋸戰中,生死未卜,暴露在濃烈海風中的巨大鋼材卻早已腐蝕嚴重,表面蝕痕斑斑,連機車族都紛紛搶上,險象環生,鄉長鄭清漢呼籲「中央、地方休兵,早日搶救拱橋」。
紅樹林地區生態保育團體指出,砌建約十六年的紅拱橋,全採用鋼材塑製,但早年鋼材質不佳,加上巨大拱橋,日夜暴露在含鹽濃重的海水海風中,鏽蝕嚴重,已被評列作危橋,到了勢必要重建的地步。
鄭清漢說,交通部觀光局雖然同意補助上千萬元,重建新橋,但學者專家建議,紅樹林生態區不應有人工塑造結構物矗立,破壞天然美感,堅持拱橋不得再畫過天際,阻礙紅樹林的天然畫面,「廢拱」卻激起地方強烈反對,造成中央、地方正在角力,歷半年未決。
就在中央、地方僵持不下關卡,紅拱橋卻日漸摧殘,不僅巨大鋼梁鋼柱鏽蝕加遽,機車、腳踏車也肆無忌憚,呼嘯而過,加深拱橋危機。
保育界人士認為,歷十餘年發展,紅橋幾已融入地方歷史,成地方人集體記憶,變成生態區一部分,中央與地方歧見,宜儘早化解,雙方攜手合作,共創生態區輝煌的明天。